•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工傷險何時為漁民套上“救生圈”
    來源: 勞動報 作者:張惠寧 時間:2014-05-09 09:01:40 星期五
      海南擬將高危行業的漁民納入工傷保險范疇,漁民工傷治療不封頂報銷,死亡有賠償還有撫恤金養老養小,然而政策動議一年多,遲遲未落地———

    ????工傷險何時為漁民套上“救生圈”

     

     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在營救抱著泡沫漂浮在海上的遇險漁民。 通訊員 劉寸金攝

     

     一艘遇險漁船被拖帶返回八所港。   本報記者 宋國強 通訊員 李雄波 攝  

      海南有數十萬海洋漁業從業人員以及海上民兵,這是高風險職業,我省海洋漁業近年平均每年約有20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我省開始醞釀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社會保險改革,擬將他們全部納入海南經濟特區工傷保險范圍。

      一旦落地,漁民工傷治療費用將可全報銷,工亡除了賠償,工傷保險基金還將替工亡人員贍養父母送終,撫養幼兒至成人。

      然而,是改革,就存在難度。政策動議已有年余,省里有關部門多次調研,相關草案歷經7次修改,至今尚未落地,難在哪?

      “人一旦失去孩子,這痛也就到頭了。這種痛是融進血液里的,所有語言都無法安慰。”這是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痛徹心肺的話。

      臨高調樓鎮龍樓村50多歲的謝蘭珍很不幸,她在同一天內,同時失去兩個兒子。

      丈夫去世早,她含辛茹苦養大兩個兒子。一個29歲,一個32歲,雙雙在2010年11月2日發生在文昌七州漁場附近的海難中殞命,當時船上14個人僅一個人逃生。

      謝蘭珍的兩個兒子都沒能回來。這殘酷事實,如晴天霹靂,將一個開朗熱情能干的母親,打擊成了一個目光呆滯的“木頭人”。在謝蘭珍家,記者看到這位母親長久地蹲在地上,一言不發,只是機械地一遍遍抹去臉上的淚水。

      失去兩個兒子,謝蘭珍僅拿到7萬元賠償。一個兒子沒成家,另一個兒子丟下8歲和6歲的兩個幼兒。兒子死了,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斷了,謝蘭珍和兒媳一家四口只能靠給人織漁網和低保生活,日子過得很艱難。

      “這個家怎么熬呀,誰能幫幫他們。”龍樓村一位老村干部嘆息道。

      “如果這個家有工傷保險,那情況就大不同了呀。”退休的省社保局工傷生育保險處副處長王曉娜說。

      為什么要將漁民納入工傷保險?

      漁民一旦遭遇事故

      往往就是家破人亡

      將海南漁民納入工傷保險的念頭,源自王曉娜2012年赴京參加一次全國性工傷保險會議所看到的一份材料。

      “那份材料顯示,全國參加工傷保險用人單位的平均風險是二類風險單位為主體,占59%。我回來后查了海南的情況,發現海南工傷保險是以低風險單位為主,一類風險單位(低風險)占64.4%。”王曉娜說,與此對應的是,海南工傷保險基金逾7億元的滾存結余。

      據省社保局數字,截至2013年底,海南省工傷保險基金歷年滾存結余已達7億多元,省本級工傷保險基金僅去年就結余5000萬元,累計滾存結余達3億多元。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