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工傷險何時為漁民套上“救生圈”
    來源: 勞動報 作者:張惠寧 時間:2014-05-09 09:01:40 星期五

      “我省工傷保險基金低風險和結余量大的優勢,讓我們有條件把更多高風險行業納進來。做為海洋大省,海南的高風險行業無疑是海洋漁業。”王曉娜說。

      既然工傷保險基金結余量大,那么能否把漁民納入工傷保險范疇呢?

      王曉娜為此特意到臨高漁村調研,這次調研也堅定了她的想法。

      “到了臨高新盈鎮漁村,男人們全都出海了,村里全剩女人,從奶奶、婆婆、媳婦到孫女。說起工傷保險,一女村民抬起手臂問,‘這個能賠多少?’她的手臂上累累‘離斷傷’,這是因為用力拉網被割出的傷。”王曉娜說。

      “家里男人出海掙錢,我們女人在家提心吊膽,天天祈禱。”一名坐在家門口織漁網的婦女告訴記者,“千萬不能出事,一出事,這個家也完了。”

      將漁民納入工傷保險范圍,意義重大。

      漁民沒有土地,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作業,自然風險非常高。一旦漁民遭遇海上事故,家庭往往就是人亡家破。因為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和經濟來源,家里的老人和子女將無所依靠。將漁民納入工傷保險范圍,從制度上對漁民給予保障,對穩定壯大海洋產業勞動隊伍,促進海南海洋產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王曉娜的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很快,探索將漁民納入工傷保險的決定被寫入2013年《海南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里,成為2015年前我省人社系統要落實的10項改革之一。

      制度建設上的先進,讓海南工傷保險具有區別于其他省份的優勢。

      我省是全國第一個實行社會保險地方立法的省份,1993年,海南省人大就出臺了海南經濟特區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三個條例。打破“身份”界限,從省長到打工者都參加了社會保險,這在當時是舉國矚目的新聞。而且,海南不僅是全國最早建立工傷保險制度的省份,而且還是最早解決制度前“老工傷”的省份,最早實施工傷保險省級統籌的省份,最早實施工傷預防的省份,在全國一直保持領先優勢。

      現在海南工傷保險有7億多元的基金結余,主要得益于我省高風險企業少和工傷預防工作的開展。即使現在一分錢也不收,也能保持基金支付五六年,這樣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在全國是不多見的,這為接納海洋漁業這樣的高風險行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傷保險能保漁民什么?

      不僅有賠償還有撫恤金養老養小

      王曉娜算過一筆賬,作為國家從業人員五項保險之一的工傷保險,如果能覆蓋漁民,萬一發生意外,漁民家庭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無助了。

      為什么這么說?工傷保險能為漁民帶來什么樣的保障呢?

      按照海南經濟特區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如果發生工傷,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全部報銷,上不封頂。因工傷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付生活護理費,一至四級傷殘的每月發放傷殘津貼。漁民不用再擔心沒錢治療,今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如果漁民不幸工傷死亡,按工傷保險規定,賠償按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標準計算,在2014年,這個數字達到每人53萬元。而家屬的生活也有保障,不會出現老無所依的悲劇。對于以工亡人為經濟來源的老人和小孩,工傷保險基金提供供養親屬撫恤金,替工亡人員贍養父母送終,撫養幼兒至18歲成人。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