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進海南第一艘遠洋油輪,被譽為一代“南洋船王”
1890年,從南洋回到海南的何達啟在海口創辦第一家遠洋“森堡船務公司”,代理海南石油和開發各種業務經營,并從德國漢堡購置了一艘大輪船,首開海口至馬來西亞遠洋航運,并經營海口至其他地區的航線,船隊規模最大時達到10艘。
脫落的瓷磚上寫滿英文字。
根據《海南百科全書》,第一次由海口開往馬來西亞的遠洋航運,乃海口當年最有經濟實力的德國僑商何達啟開辟。這要追溯到1886年,到德國留學學習商業經營的何達啟在漢堡看到外國商船來往穿梭時,血氣方剛的他在岸邊暗下決心:發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一艘遠洋輪船,讓外國商船來來往往的海口港也有一艘自己的輪船!更刺激他狠下決心的是,四年前他從海口港轉搭輪船經香港到德國漢堡,他看到停泊在海口港的海南遠洋運輸船都只是小木帆船,運輸量小,還常因輪船的體量小難以抗拒南海掀起的熱帶風暴而常常發生海難,那變幻莫測的熱帶風暴成為闖南洋人心頭上的噩夢。親身經歷的種種,讓這個滿懷志向的年輕人決心做海南之南海海域上的“拓荒者”。
創辦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瓊安膠園,引發華僑投資開發海南橡膠種植業熱潮
坊間提起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瓊安膠園,說得最多的是僑商何麟書,很少有人知道,何達啟也是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的開辟者之一。他的船隊冒死帶回的橡膠種子,成為日后海南“橡膠帝國”的黃金種子,他為新中國橡膠事業帶回了希望。
據史載,1902年,當何達啟還沒被海口商人充分注意時,他已悄悄從德國漢堡購進海南第一艘遠洋油輪,此時的他不僅僅代理外國商船的業務,而且擁有自己豪華的油輪。這是一艘客貨聯運的大油輪,首開一站為馬來西亞。就是在這艘船上,來自馬來西亞橡膠園的第一粒橡膠種子被悄悄運往何達啟的故鄉樂會,橡膠的根開始在海南島上扎了下來。
據《海南百科全書》記載,1906年,何達啟與叔父何麟書等人合股組建瓊安墾務有限公司,集資五千銀元購買膠種從馬來西亞偷偷船運回瓊,當中的艱難苦楚只有何氏叔侄知道。他們在今瓊海市崇文鄉合口灣辟地十七公頃植膠,創辦了海南第一個橡膠園——瓊安膠園,而何達啟自創的榮華墾殖有限公司將橡膠移植成功,此舉引發了華僑投資開發海南橡膠種植業熱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