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劉操 通訊員 夏志軍 王劍
2014年以前的一段時間里,臨高低保、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金成了“唐僧肉”。申請者每天蜂擁至民政局排著隊直接要求局長特批指標。而在一年中會有上百個舉報、投訴和咨詢電話打到民政廳信訪平臺,問題直指“錯保”、“漏保”、“人情保”等尖銳問題。
海口市美蘭區民政局低保中心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入戶核對低保對象的信息。 本報記者 袁琛 攝
此后,全省各市縣都對搭建完善的社會救助保障體系進行了探索。經過兩年的治理,大批不符合條件的受助對象被清退。伴隨著社會救助程序的逐漸規范,我省很多困難群眾生活狀況得到了改善,但“因病致貧”、“錯保”、“群眾滿意度不高”等現象時至今日仍然在一些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如何使社會救助機制落到實處依然值得探索。
探路1
如何避免“人情保”、“關系保”?調整低保申請受理主體,啟動“最嚴”核查
殘缺的墻面、凌亂的臥室內擺著幾件廢舊電器、廚房的油瓶米罐都見了底……3月1日下午,澄邁縣金江鎮負責民政工作的鎮委委員王瑞斌開始了他幾乎每天都會開展的核查工作,對象是大催村45歲的低保戶廖光德。廖光德家中非常貧困,他體弱多病,妻子殘疾,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里農田種植的糧食只夠一家4口人吃,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王瑞斌例行核查了廖光德的存折支出等情況,并對其家里的狀況進行了評估。在征求了村委會干部的意見后,初步認定廖光德符合低保對象標準,可以經鎮政府審核上報。
“我們現在是保證100%入戶調查,保證100%兩級核查,層層把關,不留死角。”長期從事民政工作的王瑞斌告訴記者,如今的低保核查堪稱“史上最嚴”,低保對象向鎮里提交申請后,鎮干部和村干部會對低保對象進行初步核查,核查過程中會進行認真的討論。待審核通過并公示以后報到縣民政局,縣民政局再組織第二輪核查,最終確定低保對象。
偶爾仍會有人通過“各種關系”找到王瑞斌希望申請到低保。王瑞斌的態度是“誰要找到我,我把這戶先放著,等民主評議的時候同更困難的對象作對比。”在討論過程中,王瑞斌會將每一戶低保對象的材料做成幻燈片,在討論時給大家做參考。“能不能評上完全按照標準,每一戶低保對象的家庭狀況在那里擺著,大家一起來評判。”王瑞斌說,自己組織的每次入戶檢查也都是交叉的,由一個村檢查另一個村,相互對比,避免因私人原因引起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澄邁縣民政局局長王冰指出,為了做實年底核查,澄邁縣民政局設有專門的工作經費。
同樣,在臨高縣,為規范程序,縣民政局要求嚴把備案關,與村(居)委會干部有親戚關系的保障對象一定要備案、公示出來,接受社會的監督。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臨高低保亂象被曝光后,為規范程序,全省各市縣調整低保申請受理主體,把原來由村(居)委會受理的低保申請調整為由鄉鎮政府(農場)直接受理,從源頭上壓縮村(居)委會干部的違規空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