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打假人之鄭先生
26歲的他去年從工廠辭職后從事職業打假
平均每月收入三至四萬元
▲鄭先生接受記者采訪
今年26歲的鄭先生是職業打假人。記者去年因為一起牛蒡茶投訴案件認識了他。昨日,本報記者就職業打假人的現狀和存在的爭議采訪了鄭先生。
?? 26歲小伙為打假自學法律知識
鄭先生老家在四川,14歲初中沒讀完就來海南打工,后來去福建、浙江進廠當工人。因為父母在??诖蚬?,鄭先生去年7月從浙江辭職后來到海口,一個偶然的機會干起了職業打假?!吧暇W的時候QQ彈出一個消息,說職業打假人月收入10萬元,我就決定試試?!编嵪壬f,剛入行的新手,總是找一些問題比較明顯的商品,比如過期食品、標識不全的商品。他通過不斷上網查閱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懂的越來越多,打假也越來越有針對性。
“按照《食品安全法》九十六條的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辈稍L中,鄭先生談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他告訴記者,在打假過程中,如果發現商品存在小問題,一般撥打執法部門的電話投訴就算了,如果發現嚴重的問題,他們會花一筆錢購買一批產品。剛入行的時候,一般一次買兩三千元,現在基本上都是買1萬元到2萬元之間。鄭先生介紹,起訴是不得已的最后一步。一般他買了問題產品之后,都會先向工商、食藥監部門投訴,爭取協商解決,但投訴后,他不會主動找商家協商,因為這樣容易讓自己很“被動”。從去年7月至今,他一共投訴過30到40起商品違法行為,其中80%最后都是協商解決的。此外,從事職業打假時間長了,他保存證據的意識特別強。
曾遭商家威脅,較注重自身安全
鄭先生告訴記者,職業打假人通過大量購買問題商品,投訴或起訴后獲利不假,但他們之所以購買一兩萬元的商品,也是為了給商家形成更大的壓力,促進問題的解決。因為職業打假畢竟直接損害了商家的利益,他們也有時候會遭到商家的威脅。鄭先生介紹,因為在海口、三亞打假多了,很多商家都認識他,所以他比較注重保護自身安全。
? “打假應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線”
記者了解到,鄭先生作為一名職業打假人,目前的收入并不穩定,平均每月的收入三至四萬元?!斑@一行做得好的,一個月賺100萬的也有,不賺錢賠本的也有?!编嵪壬f,在他看來,打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多學法用法,才能做得更好。鄭先生說,一些打假人士因為敲詐勒索等原因觸犯法律,他認為職業打假人打假也應該遵守法律道德底線,不應在索賠的過程中威脅商家,應該通過行政、司法等正常渠道索賠。鄭先生建議,不論是消費者還是職業打假人,最好不要在購買到問題產品后私自去找商家協商,這樣做存在風險。發現問題后,應該第一時間撥打工商或食藥監部門的投訴電話,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協商。
對于職業打假人到底是社會的啄木鳥還是寄生蟲這個問題,鄭先生說,職業打假人更像啄木鳥,因為它既啄掉了樹木里的蟲子,又喂飽了自己?!笆呛芏嗳苏f我們鉆法律空子牟取暴利,但是如果商家沒有問題,我們也沒有地方打假?!编嵪壬?/p>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