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云南貧困縣麻栗坡耗資3億建“大學城” 學費住宿費全免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5-10 15:21

      云南麻栗坡民族中學面積千余畝,可容納100多個班6000余人;校內小橋流水

      學生全部零門檻準入,學費住宿費全免。他們“在這里學習很有幸福感”

      學校提出,要讓家庭困難或者上不起學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

      國際在線消息: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年財政收入不足一億,卻出資3億元打造了堪稱“大學城”的麻栗坡民族中學,如此大手筆并不多見。為什么要花費如此巨大的資金建造一所中學?3億資金從何而來?硬件“硬”了,軟件跟得上嗎?近日,記者來到該校采訪。“貧困縣辦教育才是出路”,校長的這句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環境一流 青山環繞 清潭可見 清新怡人

      2012年4月27日,麻栗坡民族中學。清晨的陽光在這座邊境小城顯得熱烈而清新,位于縣城南部新建的麻栗坡民族中學(下稱新民中)四面青山環繞,此時書聲朗朗。乳白色的大理石門柱很氣派,敞開式的大門足有6米多寬,讓人覺得來到了一所大學。

      在副校長高仁斌的指引下,記者走進了學校。寬敞的大道兩旁是乳黃和乳白色相間的學生宿舍,共有6幢,可容納5000余名住校生。往前走,道路兩旁是同一色澤相間的教學樓,形式為四合院,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在內共5層12幢,另一幢為實驗樓。教學樓的設計非常獨特,一樓空間完全開放,幾十根立柱將二層以上的建筑完全撐起。迎面為一幢圖書館,頗具古典風格。

      在教學樓東南西北的空間,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穿插,回廊上有桌椅供學生學習、休憩。不時能遇幾泓清潭,旁邊是剛剛栽下的柳樹。油棕、松樹等也栽在校園周圍,在清風陽光中搖曳。遠處是一個有兩個藍球場大的排球場,旁邊一個寬敞的藍球場上是學生閃躍騰挪的身影和喝彩聲。

      學生宿舍樓內很靜謐,走進一間宿舍,14平方米的宿舍內安放了6張高低床,雖然床架已顯陳舊,但整個宿舍看上去潔凈明亮。來到一所教學樓,拾級而上,在教學樓道的白色墻面上書寫著“樹百年報國志,做世紀棟梁才”的文字。

      投資巨大 學生學費住宿費政府埋單

      “這是麻栗坡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對教育的高投資。”高仁斌介紹,新民中控制面積1000余畝,學校可容納100多個教學班,6000余人(將來還可發展為1萬人)。原來這里是一個偏僻荒蕪的山谷地帶。

      “填谷填土120萬方,最深填了30余米。”高仁斌說,僅因為填埋河谷,便花費了3000多萬元,加上校園主體建設、水源點建設、搶險應急工程、校園綠化、園丁小區市政建設等共花費3億元。對于麻栗坡這樣的貧困縣而言,籌資3億元堪稱困難,資金大部分靠縣政府自籌,小部分資金是省政府支持撥付。幾戶農舍的搬遷也給予了農戶高額的資金補助。

      “政府也意識到,特困縣就是要高度重視教育,咬緊牙關也要辦好教育。”該縣教育局副局長、校長師栗戈介紹,這是5所學校合一進行的最有效的集中辦學。基于邊遠山區辦教育難的問題,新民中共由縣一中、民族中學、盤龍中學、豆豉店中學以及董干中學高中部合并,“就是為了突破高中辦學的瓶頸,把距離不遠的幾所中學合并,最大限度和最有效地整合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行集中辦學,讓家庭困難或者上不起學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資源。”

      該校去年3月份學生入校,初中部的學生學雜費全免,每個學生住宿和學費是960元/年。高中部的學生父母不是拿財政工資的,學費也全部免除,住宿費則全部免費。據初步估算,一年就要花去近150萬元。這些支出全由政府埋單,校方不承擔一分錢。

      校門敞開 6000多學生零門檻入學

      正是基于讓所有學生上得起學的學校,同時“培養為麻栗坡發展的人才”,新民中全校6000多學生全部是零門檻準入。“就是說,別的學校不要的學生我們都要,200、300分數線的學生我們也要。”高仁斌說,因為不是單純追求升學率,“我們提出力爭讓每一名學生都健康成長,讓他們獲得不同層次的成功。”

      如此高規格的校舍,硬件跟上了,但在軟件方面如零門檻準入是否能在教學上跟上?“說實話,我們壓力很大。”師栗戈和高仁斌毫不諱言。師栗戈說,政府打造了這樣一流的學校環境,如果教學質量上不去,也有違學校培養人才的初衷。

      “老師和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學校,理念、思想、教學模式都不一樣,我們面臨著整合后的學生和老師的管理難問題,教學質量如何提高的問題,合并后學生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引導和管理問題等。”也因為如此,去年9月,整合后的新民中畢業班的老師進行了競聘上崗,在老師中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不搞經驗教育。

      另外,把5校老師和學生全部打散,重新組合,“當時老師、家長都擔心這樣會不會亂,但是事實證明,效果很好,學生和老師相處也很融洽。”同時,縣政府還決定多方面籌資,每年拿出40萬元送老師到省內外名校培訓,并請專家來講課。去年,新民中就有一批老師到北京、上海等地取經,“老師們的反映都很好,還把學回來的經驗用在了教學上,這對許多老師來說是第一次。”師栗戈說。高仁斌介紹,也就是這樣的激勵機制,去年學校的大學升學率達到了99.1%。

      當然,校長說,整合后的學校在軟件建設上困難也很大:如圖書館建起來了,但是除了各校過去陳舊的3萬冊書外也沒有多少供學生閱讀的書藉,多媒體教學設施缺乏,電子閱覽室線布好了,但沒有電腦可供閱讀。

      “政府說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難,他們都會盡力解決!”師栗戈對辦好學校信心十足。

      學生贊嘆

      在這里學習充滿幸福感

      新民中高一22班的張同學初中在民族中學就讀,回憶曾經就讀的民族中學,她說,學校建在一個滑坡地帶,“一下暴雨就擔心滑坡”。現在,在新民中就讀,環境好,又安全。

      住進了新校園,兩位同學說,學習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特別負責,學校也很安全,食堂干凈衛生,飯菜也便宜,而且住宿費和學費學校都減免了。“我們在這里學習很有幸福感,”兩位同學說:“我們有信心考上一個好學校。”

      老師感言

      不努力工作對不起好環境

      胡成蕓老師已有23年教齡,她此前在豆豉店中學教書。對比今昔,她頗為感慨:“天壤之別啊,根本不可比。”她說,當時的豆豉店中學教師宿舍只有一幢,特別破舊,改造過多次仍然風雨飄搖。學生宿舍也不樂觀,一間宿舍滿滿當當擠了20多個學生。尤其到了冬天,因為天氣潮濕,宿舍內寒冷異常。

      “對我們老師也一樣,一個好的教學環境能讓我們更安心地教書育人。”胡老師說,政府能下決心集中辦學,也集中節約了許多優質的教育資源。一個貧困縣能投資3億元辦一所中學太值了,“對我們老師來說特別安慰,不努力工作我們也對不起這個環境啊!”她說。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