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
    • 2
    • 3
       “神舟八號”返回艙開艙取物
    “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21日在其“娘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開艙,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畫像、《錦繡瀟湘》系列作品、2009年中美老兵和平論壇《和平頌》書法作品、社會公眾“夢想芯片”、一批農作物及花卉種子等與飛船同游太空17天的“乘客”逐一亮相。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技術獲15項國家專利 2011-11-22
        天宮一號轉入長期運行管理階段 2011-11-21
        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抵京 33種搭載樣品研究展開 2011-11-20
        神舟八號返回艙被運抵北京 明日開艙取物 2011-11-20
        “神舟八號”飛船返回艙運抵北京 2011-11-19
        神八搭載蛋白質太空中“結晶” 部分實驗結果好 2011-11-19
        神八搭載蛋白質太空中“結晶” 研究人員驚喜 2011-11-19
    “神八歸來”,帶給我們什么?
    這次“太空之吻”雖同樣萬眾矚目,但任務成功后類似“舉國歡慶”的場面已經不再復現。歸來的“神八”,面對的是人們更加習以為常的目光,甚至還有一些質疑。
    國外專家稱中國對接設備系最高水平 美國尚不如俄
    香港專家:神八天宮對接將促進香港科研
    3日凌晨,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如約牽手”,成功實現交會對接,中國由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后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新華社記者就此專訪了香港理工大學、科技大學、中文大學多位航天技術專家,了解他們對國家航天事業的前景展望。
    總設計師:天宮神八對接成功突破兩個技術難題
    “交會對接的成功,從大的方面來說突破了兩個技術難題,一是交會對接技術,二是組合體控制技術。這兩個技術的突破,為未來空間站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著陸場系統總指揮詳解神八回收任務特點及回收全過程
    神八在軌運行17天。按照任務要求,在飛船運行過程中,著陸場每天都要處于回收待命準備狀態。
    專家詳解“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二次交會特點難點
    二次交會對接與一次的不同主要有兩點,一是飛船要先進行撤離;二是對接在光照區進行。

    神舟一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

    1999年11月20日,我國進行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詳情]

    “神七”伴飛小衛星成功實現對飛船軌道艙繞飛

    神七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著陸。隨后,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名航天員自主出艙。[詳情]

    神舟五號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神五載人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制的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詳情]

    中國北斗導航衛星精準定位

    我軍高技術武器的不斷發展,對導航定位的信息支持要求越來越高。[詳情]

    中國長征火箭一箭多星發射成功

    1981年9月20日,我國用一枚運載火箭將3顆衛星送入軌道。[詳情]

    中國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

    經我國航天人近十年的努力,終于成功回收衛星。[詳情]

    網友觀點
    2010-2011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瓊ICP備0500119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