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點擊查看
       
     您當前的位置 :

    海風江韻 | 大地回音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4-07-21 11:55

    (四章)

    ■蘇三皮


    烏坭河

    河流有了名字,仿佛一個人有了姓氏,也就有了根,有了故鄉和歸宿。無論走過多遠,總有一個地方讓它駐足徘徊。烏坭河也有了屬于它的名字。烏坭河菜花蛇一樣的身體,有如伸出南海的圣女之手,纏繞著三合窩,匍匐著匯入鑒江。

    有人說,三合窩是南海和烏坭河的婚配之子。

    一條河流和一個村莊總是唇齒相依,性命相連。烏坭河和三合窩也一樣。沿著河流,可以回到故鄉。沿著烏坭河,可以回到三合窩。每一個遠離故土的思鄉游子,都懂得這么一個道理。

    烏坭河是一條有故事的河流,三合窩是一個有故事的村莊。時光是故事的始作俑者,四季安靜地輪換。三合窩在烏坭河的懷抱里睡去,又在烏坭河的懷抱里醒來。睡著或醒來,都是生命的一種常態。

    白天的三合窩和烏坭河是歡騰的。三合窩的雞鳴狗吠,羊群咩咩地奔跑,黃牛哞哞地耕作,母親追逐落日呼喚孩兒歸家的訊號,悠然穿過烏坭河,砸疼落單的候鳥。烏坭河曾瞞著三合窩追逐遠方,悄無聲息地把藍天白云擁入懷中。河流是接近天空的地方。烏坭河所有的奔騰,只不過是想和天空成為一體。

    夜晚的三合窩安靜,但烏坭河依然歡騰。各懷心事的魚蝦,密謀一場遠走的旅行,從烏坭河出走,而后抵達天空,就連岸邊的狗尾草,也蠢蠢欲動。

    從遠古走來的烏坭河,馱著村莊的故事,一路走來,一路講述。

    謙遜的烏坭河,從不訴說恩澤,在每一個清晨喚醒村莊,把清爽的身體交還給天空,把清貧的日子咀嚼得嘎吱嘎吱響。

    哦!睿智的烏坭河。


    筆架嶺

    筆架嶺和天空一樣高遠。站在山頂,可以手摸星辰。

    日子不緊不慢,又如此從容。太陽照常升起,也如期退幕。落日是逝去,也在孕育朝陽。筆架嶺冷峻地數著日出和日落,在每一棵樹上刻下獨特的符號。每一個走過筆架嶺的人,涌動的脈搏像波濤一般洶涌澎湃。

    時光不曾停留。時光跋涉而過的痕跡,被一陣春雨沖洗。筆架嶺用蒼翠回應時光,用悲憫演繹過往。青云庵的青苔記載的苦難,被時光淘洗后留下輝煌。不辜負這塊土地的先祖,用一雙雙粗大的被厚繭保護的手掌,揉碎堅硬如鐵的泥土,按照先烈的遺容,塑出佛的慈悲。

    流云隱入林間,遁地而去。七十七年的那場戰斗,號角依稀吹響。撿故事的人眉心之間,浩瀚厚實的心事沖破牽掛,踟躕于異木棉粗壯的枝頭。筆架嶺遺落的歷史,在筆下沙沙作響。

    悲壯從來不曾停留在紙筆間。所有的苦難,都在鑄就輝煌。

    時光會老去,筆架嶺的故事不會老去。每一棵站立的樹,平靜地迎接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

    筆架嶺見過每一天的落日,和朝陽一樣,都是那么美,那么寧靜。

    在筆架嶺,每一顆種子都可以歸入泥土,掀開巨石,然后在風中挺立。


    南三鹽場

    大海留給南三島最樸素的饋贈,是鹽。一顆顆潔白的鹽,穿越過時光,游走在歷史長河之上,仰望碧綠的蘆葦和濕地以及低空翱翔的海鷗和躍出水平面的魚群。

    鹽的體內,蘊藏著大海的身姿,大海的記憶,大海的蔚藍,大海的廣闊,也藏著大海的喜怒無常,以及貝殼的囈語。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那群體格壯碩、膚色黝黑的漢子,在鹽田輪番上演古法建池、曬伯觀潮、選時納潮、三段瀝潮、調和保鹵、量池備晶、三段結晶、動鹵松鹽、扒鹽歸垛、懸臺慮鹵、精曬陳雜、生態存儲等十二道曬制技藝。

    來自南宋的紅磚讓一千多年后的鹽田熠熠生輝。蘆葦恣意開出白色花朵,把鹽田包裹在一片白的海洋之中。鹽田天空低垂,觸手可及。海鷗劃出弧線,生成一幅無比生動的水墨畫。

    從南宋延綿而來的上千年的鹽耕文化,歷經幾朝幾代的古老制鹽工藝,讓南三島貧瘠的海島,被鹽漬越而渾厚的歌唱照耀出生活的芬芳。锃亮的鹽瓿收攏起大海洶涌的濤聲和巨浪,直抵黎民百姓生活的最深處。

    鹽將沾滿泥香的日子,腌進了百姓的心里,光芒與日月同輝。


    蓉鏡書院

    去看一眼蓉鏡書院,聽一百五十年前穿堂而過的風傳來吟誦的經書。被綠樹簇擁的書院,硯池依舊碧波蕩漾,經久不散的墨香浸潤著每一根檁條,每一個榫卯。

    或緩或急的讀書聲,是世間最堅硬的聲音。

    依稀中,一盞倔強的寒燈在柔軟的夜色中點亮,孤影穿過皚皚白霧。書院不動聲色,用一根烏黑的臍帶輸送血液。蛐蛐鼓動知了,一起用胸腔,制造出山巒起伏的高亢聲浪,只為回應那朗朗的讀書聲。這是天際間傳來的回響,每一個寒窗苦讀的身影,都不會被功名所辜負。

    從青云庵穿越而來的木魚聲,一聲聲地敲打心坎。書院里靜默打坐的書生,身影淹沒在蒼茫暮色里。那只在月影下翩翩起舞的白狐,用一聲輕嘆,驅趕了已蘊藏上百年的孤寂。

    烽火連天的歲月,總有一群人,用身體抵抗冰冷的子彈,用生命叩問蒼天。

    萬物寂靜的清晨,一聲鳥鳴喚醒書院,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會醒來。那些倒在沖鋒路上的堅毅的靈魂,讓信仰成為矗立于風浪中的燈塔。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 [編輯:云夢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