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栗山村位于驥村鎮東北方向,距縣城5公里、鎮政府3公里,全村現有住戶224戶,人口1020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4戶,共171人。該村系2010—2015年省級貧困村,2014年村人均純收入2060元。全村耕地面積1000畝,林地面積2000畝。
“互聯網+”為山村打開致富路
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帶動村子脫貧致富

團省委書記湯立斌到對口扶貧點永州市新田縣驥村鎮黃栗山村走訪慰問貧困戶。
扶貧點
簡介
對口地點
永州市新田縣驥村鎮
黃栗山村
幫扶單位
共青團湖南省委
鄉村介紹
黃栗山村位于驥村鎮東北方向,距縣城5公里、鎮政府3公里,全村現有住戶224戶,人口1020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4戶,共171人。該村系2010—2015年省級貧困村,2014年村人均純收入2060元。全村耕地面積1000畝,林地面積2000畝。本村的土壤含硒豐富,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紅皮蘿卜、花生、玉米、黃豆、西瓜、茶葉等。其中紅皮蘿卜色澤光鮮、圓潤香脆,遠銷廣東珠三角等地區。西瓜、茶葉也是遠近聞名。村部修建于2006年,僅兩間不到6平方米的辦公室和一間30平方米的會議室兼黨建遠程教室、圖書閱覽室。
幫扶措施
●一、調整產業結構。紅皮蘿卜種植是該村農民增收的核心基礎,通過提高科技種植、尋求合作化生產途徑來做大做強該產業。利用生態農業資源,結合該村桃花節,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帶動農家樂的發展。
●二、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協調省水利廳中小河流整治項目立項,對本村河道進行清淤治理工作,維修加固河堤,避免洪水對農業產生影響。
●三、精神文明建設。扶貧不忘公益,關愛老人和孩子。通過互聯網+推動網絡渠道扶貧。
■記者 柳麗娜 張浩
11月,正是紅皮蘿卜產量最高的月份,黃栗山村的村民紛紛在蘿卜地里忙碌著。盡管氣溫很低,但村民們心里卻暖烘烘的。
“明年,我還種紅皮蘿卜!”村民何春太看著眼前的土地,憨厚地笑著。此前,黃栗山村的村民們還在為蘿卜發愁。紅皮蘿卜是黃栗山村的傳統產業,一直暢銷。但2015年市場行情突變,以往每公斤能賣到1塊五六的紅皮蘿卜,到11月中旬上市時,只能賣到每公斤4毛錢。而且大部分賣不出去,眼睜睜等著爛在田里。
“紅皮蘿卜,又脆又甜。”在得知蘿卜滯銷后,聯系該村的扶貧單位共青團湖南省委立馬向外求助。一時間,求助的消息在朋友圈、QQ群滿天飛。很快,就訂購出去1.4萬公斤。步步高集團也與團省委取得聯系,訂購了5.5萬公斤。十天不到,全村的蘿卜順利銷完。
自共青團湖南省委入駐黃栗山村以來,幫助修建村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帶動村子脫貧致富。
?
?
?
?
相關鏈接:
化痰下氣消食生津明目?夏末初秋推薦三色蘿卜排骨湯什么是蘿卜腿?五種瘦腿法幫你擺脫蘿卜腿超模劉雯都靠蘿卜褲來顯瘦了?你還不趕緊來一條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天吃姜的注意事項?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華聲在線] [作者:楊青山] [編輯:楊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