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圓我與父親的夢”:紅軍女兒12次重走長征路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9-12 10:06

      “長征路是一條有靈性的路,重走長征路是我兒時的夢想。”回到夢想的起點南京,60歲的鄧玉平已不再年輕。患有嚴重腿疾的她剛從河南講課歸來,途經家鄉南京拜訪104歲老紅軍秦華禮。

      鄧玉平(右)拜訪104歲老紅軍秦華禮時,送給他一頂紅軍帽,并與秦華禮父女倆合影。(練紅寧攝)

      從2004年開始追尋紅軍的腳步,鄧玉平幾乎每年重走一段長征路,至今已重走12次。她的長征夢發源于紅軍父親講述的英雄故事:“長征過草地沒吃的,我的戰友們都倒在了草地上……你們看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都是我的戰友們在眨著眼睛呢,我很思念他們啊。將來我們一定要去長征路上看一看他們。”

      還未來得及完成心愿,她的紅軍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但父親的心愿一直烙刻在鄧玉平心里。2004年7月10日,鄧玉平背上行囊,從上海出發,沿著紅四方面軍的路線,踏上了父親曾經走過的長征路。

      鄧玉平展示一面留有240多位老紅軍簽名的紅旗。(唐楊 攝)

      鄧玉平的父親叫鄧志云,四川江油人。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時來到他的家鄉,一位“蔡局長”動員放牛娃鄧志云參加紅軍,那一年他才12歲。

      “父親的嘴里總離不開蔡局長。面對一望無垠的雪山,是蔡局長拉著父親的手一步步走過的。蔡局長白天行軍作戰,晚上發電報,還教父親這樣的小戰士們認字、背密電碼,但他自己卻因積勞成疾去世,離勝利會師只差十多天。父親生前常對我說:‘蔡局長有后人,我要找到他啊!’”帶著父親的遺志,鄧玉平走上了這條特殊的“尋親路”。

      2004年,鄧玉平第一次走長征路,路過甘肅岷縣時,當地黨史研究室的主任贈送她一本岷縣黨史資料匯編。翻閱的過程中,鄧玉平驚喜地發現:父親找了一輩子的“蔡局長”竟是當時紅四方面軍電臺臺長、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局長蔡威。

      根據這條線索,鄧玉平找到了蔡威烈士的家鄉福建寧德,見到了“蔡局長”的孫子,并在2010年前往蔡威烈士紀念館祭拜。“在‘蔡局長’的塑像前,我代表父親敬了軍禮,還跟他說,‘小胖子’(父親的綽號)的女兒來叩拜您了。我終于替父親完成了心愿。”回憶起往事,鄧玉平依然難掩心中的激動。

      鄧玉平收集的老紅軍筆跡。(唐楊 攝)

      重走長征路,最讓鄧玉平震撼的是那一座座紅軍墓。在四川通江,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坐落于此,里面安葬著25048位紅軍的英靈。一座座墓碑整齊肅穆地排列著,每一塊無名紅軍碑上都刻著一顆“閃閃紅星”。

      輕撫著墓碑上的紅星,憶起兒時父親說過的話,鄧玉平在心底訴說著無盡的思念:“紅軍爸爸媽媽,我來看望你們了,我們生活得很幸福,所有的人們都沒有忘記你們,你們好好安息在這片青山綠水中吧。”不經意間,已是淚流滿面。

      “1934年紅軍就有了自己的16字訓詞: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80多年過去了,仍與我們現在的提倡創新、團結的時代精神十分吻合。紅軍真的太偉大了。我一直在給社會各界做長征講座,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長征精神。但直到2012年我走完紅軍走過的草地之后,才有了清晰的答案。”在鄧玉平看來,長征精神是人性真善美的展現。

      “一直向前的理想信念,一直向上的英雄氣概,一直向真的艱難跋涉,一直向善的品德升華。”鄧玉平希望長征精神就像美麗的格桑花一樣,永遠盛開在人們心中。

      如今,鄧玉平已先后12次重走長征路,足跡遍及紅一、二、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等紅軍軍團走過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一面留有240多位老紅軍簽名的紅旗、幾大箱記錄老紅軍影像的錄像帶、30余本日記、堆滿書房的長征資料和書籍……成了她12年累積下來的巨大財富。

    ?

    ?

    ?

    ?

    相關鏈接:

    紅軍長征中感人至深的生死訣別
    紅軍長征翻越5000多米高山?需帶辣椒、白酒驅寒
    紅軍入黔第一城?長征魅力初體驗
    高校軍訓推“紅軍套餐”:吃窩窩頭紅薯 用鐵飯缸
    長征走出了位紅軍博士,102歲的他還好嗎?
    當年的“小紅軍戰士”深情回憶長征往事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 [作者:戚軒瑜 張正昕] [編輯:王思暢]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