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習近平,與海南解放60周年老戰士、老同志代表座談時,一位百歲老嫗突然站直身子,給習近平敬了一個端正的軍禮,習近平也軍禮致敬。9月14日凌晨,畫面上那位給習近平敬禮的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王運梅,告別103歲的滄桑人生,永遠地留下了一段傳奇。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今天下午4時許,河北游客王女士走出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景區,不由地跟著哼起了這首歌。
幾乎與此同時,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陳錦愛回憶起一張照片,無限傷感。
那是新華社攝影記者樊如鈞捕捉到的精彩瞬間:2010年4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習近平,與海南解放60周年老戰士、老同志代表座談時,一位百歲老嫗突然站直身子,給習近平敬了一個端正的軍禮,習近平也軍禮致敬。
9月14日凌晨,畫面上那位給習近平敬禮的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王運梅,告別103歲的滄桑人生,永遠地留下了一段傳奇。
歷史·貢獻巾幗尖兵寫傳奇
盡管紅色娘子軍已被媒體多次報道,但當記者翻出1984年8月,由當時的中共瓊海縣委黨史辦公室編的小冊子《紅色娘子軍》時,仍有新收獲。據省委黨史研究室退休老干部林鴻范采寫的資料,紅色娘子軍的誕生,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因一些男人下南洋謀生,瓊崖婦女除了受傳統的“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壓迫外,還要承受丈夫離棄的痛苦,擔負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壓迫越重,反抗愈烈。瓊崖革命史上的傳奇之師,正是在風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誕生。
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邢詒孔告訴記者,1931年3月,經中共瓊崖特委批準,先在樂會縣創建“赤色女子軍”一個排。1931年5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在樂會四區紅軍操場召開成立大會。全連有3個排,每排有3個班,每班有10名戰士。連長為龐瓊花(后為馮增敏),指導員為王時香。全連103人,除了兩名年紀較大的庶務、挑夫和一名小號手是男性外,其余都是農村婦女。
這,就是后來聞名世界的“紅色娘子軍”!
1932年春,特委決定將原女子軍特務連從樂會四區調往瓊東四區,在紅軍獨立師師部擔任警衛任務;抽出一個排,吸收女青年擴編為女子軍特務連第二連。
伏擊沙帽嶺,火燒文市炮樓,拔除陽江等地據點,文魁嶺保衛戰,馬鞍嶺阻擊戰……戰斗的實踐很快證明:這群女人不僅敢打,而且真能打!瓊崖革命領導人馮白駒1968年曾回憶說:“有一次娘子軍參加主力作戰,打敗敵軍后,以連為單位計算繳獲,女子軍還占第一位。”
1932年年底,由于人數、武器裝備等與敵人懸殊太大,紅軍在第二次反“圍剿”中失敗,女子軍一部分壯烈犧牲,一部分失散,連長、指導員等被捕入獄,女子軍第一、第二連被迫先后解散。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作者:] [編輯:周才能 實習生 鐘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