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學雷鋒”如火如荼,然在學習雷鋒精神的同時,我們更要從鸚哥嶺青年團隊的身上,汲取那種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默默奉獻的“正能量”。筆者堅信,在鸚哥嶺精神的感召下,不遠的將來,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用青春的理想澆灌蠻荒,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海岸邊陲,譜寫出一曲曲慷慨壯美的青春之歌!
作者:楊飛
由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和海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大型紀錄片《青春鸚哥嶺》,已于3月1日、2日在央視九套播出。鸚哥嶺青年團隊的事跡,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他們執著追求、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得到了更廣泛的弘揚。(3月7日人民網)
根據新聞所述,《青春鸚哥嶺》攝制組歷時半年時間,深入鸚哥嶺自然保護區,與鸚哥嶺自然保護區青年團隊朝夕相伴,以真實客觀的視角,紀錄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7名大學生扎根鸚哥嶺,堅守鸚哥嶺的感人故事。而作為影片的主人公——27名大學生,竟能數年如一日,堅守鸚哥嶺上的清苦生活,其甘于奉獻的堅定信念,又究竟源于何處呢?
筆者認為,這一堅定的信念,首先出自他們對工作的熱愛。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大城市里找一份輕松體面的工作,本就無可厚非,但這群熱血青年,卻毅然選擇到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的鸚哥嶺,無疑顯露出對環保工作的熱愛。來到了鸚哥嶺,經常要負重跋山涉水,蚊蟲螞蝗叮咬更是家常便飯,還有毒蛇猛獸“伺候”,但這些都沒有嚇倒他們,依然堅持開展工作,而且在山里一住就是幾年,令人贊嘆。
其次,源于對理想的執著。這些年輕人沒有滋生物質生活的虛榮,沒有染上社會青年的浮躁,而是堅守鸚哥嶺,數年如一日。他們選擇了投身環境保護工作,對于艱苦的生活及工作環境毫無怨言,始終堅持著對理想的執著,于鸚哥嶺的山路上布滿了他們的腳印,用實際行動保護著鸚哥嶺生態的多樣性。這種對理想的執著,最終創造出了無比輝煌的成績,為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正如網友所言,從這些鏡頭的特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鸚哥嶺青年團隊成員們特別寶貴的品質。“他們堅守在鸚哥嶺不為金錢、不為名利。那些上大學只為混到學歷的同學應該感覺到羞愧。”而《青春鸚哥嶺》紀錄片的熱播以及在觀眾中引起的巨大反響,無疑都充分說明了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迫切需要一種榜樣的力量,來給歪風邪氣盛行的社會,注入充足的“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春鸚哥嶺》熱播的背后,這些主角們并沒有讓成功、榮耀、光環迷失他們的心智。“保護好了鸚哥嶺,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地球是一個整體,我們要聯系全世界的有志之士,共同保護它”,他們如此執著追求、愛崗敬業、甘于奉獻,都讓我們看到了當今時代“雷鋒精神”的印記。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們就是新時代的青春驕子,用激情的熱血,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如今“學雷鋒”如火如荼,然在學習雷鋒精神的同時,我們更要從鸚哥嶺青年團隊的身上,汲取那種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默默奉獻的“正能量”。筆者堅信,在鸚哥嶺精神的感召下,不遠的將來,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用青春的理想澆灌蠻荒,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海岸邊陲,譜寫出一曲曲慷慨壯美的青春之歌!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作者:楊飛] [編輯:劉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