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兩會,海口市人大代表黃桂提,提交了建議海口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議案。這位以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書店而出名的代表甚至提出如孩子沒有念完高三,中途輟學,則對孩子的家長進行懲罰。
海口兩會,海口市人大代表黃桂提,提交了建議海口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議案。這位以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書店而出名的代表甚至提出如孩子沒有念完高三,中途輟學,則對孩子的家長進行懲罰。
異口同聲,一位從事多年治安工作的老警察也憂心忡忡,多次給筆者來電話,希望媒體能關注海口市一批初中后無學可上,又無業(yè)可就的孩子們。這些人徘徊在人生的關鍵路口,是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還是成為和諧社會的破壞者,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作為不斷聲稱要做大做強做精做美的海口,居然還有這樣一批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孩子們,實在讓人半信半疑。上網尋找,果然有料:
海口市教育局網站提供的數字,2010年秋季海口市高中招收新生22355人,海口今年初中畢業(yè)生25695人,其中普通高中11178人,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11177人。兩組數字相減,居然還有3340個學生無學可上。但海口媒體報道,2010年海口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報名總人數為25302人,和教育局網站上的25695人相比,又少了393人。有從事教育多年的教師透露,這少了的393人,可能是自己放棄考試,也可能是被學校勸退了。兩個數字相加,海口市2010年就有3733名初中文化的孩子不僅無學可上,而且還無路可走。
黃桂提代表在《關于不讓海口一個孩子掉隊,必保人人讀完高三的建議》中表示,9年制義務教育完成后的初中畢業(yè)生,年齡通常為15周歲,此時尚不完全具備走向社會、自謀生存的能力。推行高中階段義務教育,可以緩解未來就業(yè)壓力,可以增加下一代人的知識資產、提高未來就業(yè)能力。如果不升入高中階段就讀,就意味著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些孩子因所受教育不高,常常造成四處游蕩、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
黃桂提還認為,這些初中畢業(yè)生不能入高中階段學習就是由于其家庭貧困、支付不起學習費用,面臨輟學。他提出政府應承擔起高中3年的學費,可將義務教育推增至12年。為保障人人讀完高三接受12年教育,如孩子沒有念完高三就中途輟學,則對孩子的家長有懲罰;責成市勞動等相關部門對于用童工的單位給予最嚴厲的處罰,杜絕未成年人進入單位工作。
義務教育,誰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yè)。”“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qū)、民族地區(qū)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這就是說,只有政府先盡了義務,才能問責家長盡沒盡義務。海口市的中考為什么要有名額?為什么有近4千名孩子無學可上?是高中和中職的學位缺乏,還是這些學生自己不愿意上學?有關部門能給出準確的調查數據么?
據說海口在盤點“十一五”的時候,報賬說教育投資90億元;如果90億元都未能保證孩子們能念完高中,那“十二五”就可能90億元都不夠了。如果每年海口市都能產生4千名左右的初中后無路可走的孩子,這對不僅是家長的憂心,更是社會的憂心。寄語海口“兩會”,我們鼓勵家庭砸鍋賣鐵讓孩子讀書,我們的政府更要不惜一切多建學校,讓孩子有地方讀書,而且讀得起書。這事不難吧?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人民網海南視窗] [作者:矢弓] [編輯:王樹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