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時間15日大約9時20分(北京時間14時20分),一道亮光出現在車里雅賓斯克州上空。互聯網一段視頻顯示,一團亮光劃過天空,留下粗大的白色尾跡。俄羅斯航天局當天下午確認,一顆隕星以每小時大約30公里的速度墜落。車里雅賓斯克位于烏拉爾山區,距首都莫斯科大約1500公里。
截至莫斯科時間15日中午,超過700人在隕星墜落事件中受傷,包括159名兒童,其中多數人遭碎玻璃劃傷。112名傷員進入醫院治療,其中2人傷勢嚴重。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門說,車里雅賓斯克一座鋅工廠的一座建筑受隕星爆炸沖擊破影響,部分屋頂和墻壁坍塌,受損面積大約600平方米。至少12座學校和3所醫院建筑物玻璃破損,一座滑冰場的屋頂受損。
隕星墜落地區核電設施集中,包括俄羅斯最大的核燃料處理工廠。隕星墜落后數小時,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說,這一企業在烏拉爾地區的全部核設施沒有受損,正常運轉。車里雅賓斯克市政府說,監測結果顯示,輻射水平正常,沒有放射性污染。新華社
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一名男子清理被隕石墜落帶來的沖擊波擊碎的玻璃。新華社發
報社形象片
紫臺王思潮:應是直徑3米左右小行星來襲
□金陵晚報記者 許軍 報道
金陵晚報昨日報道小行星2012 DA14將于今天與地球擦肩而過。這顆小行星和造成通古斯大爆炸的那顆差不多大,之前研究者認為這顆小行星不會造成威脅。
全球的天文愛好者對此次俄羅斯的隕石雨是否與此小行星有關紛紛表示關注。昨晚,歐洲空間局確認,襲擊俄羅斯的隕石與2012 DA14小行星無關。據推測,這顆隕石重達10噸,時速30公里/秒。
火球從天而降,爆炸時猶如太陽
在隕石爆炸墜落后,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的目擊市民非常震驚。最開始,當地居民還以為發生墜機,他們寫道,“好像是墜機,我聽到幾聲劇烈的爆炸,窗戶都被震碎了,這太可怕了”,還有人寫,“車里雅賓斯克墜落了一個大火球,猶如太陽,這好像是世界末日!”
隕石降落時發出一陣巨大的爆炸聲,并在空中劃出一道極長的白煙。地面汽車的防盜鈴聲此起彼伏,當地居民一度誤以為是戰爭爆發。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動物園工作人員稱,該動物園里的部分動物從14日夜間就開始有異常反應,其中狼和馬的反應最為激烈。但目前尚不清楚動物的異常反應是否與隕石墜落有聯系。
幾天前,俄國防部門已收到信息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報道,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他們幾天前已收到有關墜落隕石的信息,但當時專家認為這顆隕石會在墜落地球前燃燒殆盡,因此沒有發出警報。據推測,這顆隕石重達10噸,時速30公里/秒。另外,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援引未被官方證實的消息,這顆隕石墜落在當地一家鋅廠內,隕石直徑達到60米。
直徑60米?推測應該在2米到3米!
昨日的網絡消息眾多,其中未被官方證實的消息稱,隕石直徑達60米,讓稍有常識的人們非常費解。
此次隕石直徑若是達60米,那么俄羅斯受損程度將是災難性的。在1908年6月一顆直徑僅30米左右的小行星偷襲地球成功,在俄國通古斯地區上空爆炸,其爆炸威力相當于200顆廣島原子彈,一舉摧毀2000多平方千米的古老森林地區,并燃起熊熊大火。
隨后金陵晚報記者聯系了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對于這個消息,王思潮研究員認為不大可能,他認為這個大小,應該是誤讀。按照他目前的分析,此次撞擊應該是直徑2米到3米的小行星飛向地球造成的。由于大氣摩擦以及爆炸后,落地的隕石大小將遠遠低于此大小。
根據現有的視頻,王思潮指出,從天空小行星爆炸的余跡來看,有兩條濃煙,至少應該有兩塊較大隕石,至于究竟多大,還不好確定,但是爆炸規模應該比1976年吉林隕石雨沖擊力大。
據了解,此次爆炸現象出現于離地面一萬公里的高度上,目前已經在車里雅賓斯克州的三個地方找到墜落的隕石碎片,其中兩處在烏拉爾山附近的切巴爾庫爾區,另一處在該區西北方向60公里的茲拉托烏斯特區。
被隕石砸中,概率有多大?
1954年3月30日,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安·霍奇斯不幸成為人類歷史上有明確記錄以來第一個被隕石砸中的人。大家都知道,“被隕石砸到”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可是,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對于這種似有“杞人憂天”涵義的飛來橫禍,還真有科學家計算過隕石砸中人的概率。據了解,在上世紀80年代的英國,關于核能應用的安全性的爭論十分激烈。為了說服抵觸的公眾,英國當局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將核能反應堆失事的概率,和其他各種事故概率進行對比,其中就包括被隕石砸中的概率。當時科學家們計算給出的結論是:平均每7000年才會有一個英國人被隕石砸死。
而加拿大亨茨伯格天體物理研究院的研究者則根據一系列假設,包括擬定“每個人占地0.2平方米”,探討隕石對于人類和建筑的傷害頻率。他們的計算結果顯示,在全世界范圍內,每9年會有一個人被隕石擊中,而每年有16幢建筑會因隕石撞擊而受損。許軍
小行星屬于較輕量級的近地小行星,較輕量級近地小行星平均300年撞擊地球一次。是否能夠準確預測呢?2008年10月5日晚美國卡特里那巡天系統發現了一顆移動星星,隨后,國際天文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組織全世界有關天文學家緊急跟蹤觀測,計算表明這顆小行星2008TC3將于10月7日與地球碰撞,預測相撞地點是非洲東北部蘇丹國北部上空。這次預報的時間確實十分精確。在蘇丹當時時間凌晨5時46分,在撞擊點750海里之外看到巨大的火流星,沿火流星飛行軌跡下方,還找到了47塊隕石。
紫金山天文臺王思潮指出,小行星撞擊與大地震、嚴重氣象災害等相比,是人類至今唯一可能避免的重大自然災害。但全球投入的力量明顯不足。
王思潮研究員從1987年開始從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觀測研究,他表示,只要發現早,人類可以用宇宙飛船裝載爆炸裝置,在其表面登陸并引爆,用爆炸的能量改變它的速度和原有軌道,一旦它的速度和軌道開始時發生哪怕是較小的變化,只要時間足夠長,等它接近時,就不知與地球相隔多少萬千米了,這樣,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與地球的碰撞。許軍
預測撞擊不難,目前全球投入力量不足
隕石究竟來自哪里?
在太陽系內,有很多小至沙塵,大至巨礫的碎片,被稱為流星體。它們是隕石的直接來源。流星體要到達地球,成為隕石,需要經歷一系列考驗。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它們會與大氣有一場艱難的搏斗,在大氣中發出光亮摩擦殆盡的,就成了流星(meteor)。而那些落到地球表面的幸存者,才被稱之為隕石。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大部分的隕石來源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里的星體大小不一,大的如谷神星,直徑達到約950千米,小的卻只能與塵埃比肩。當它們受到鄰近火星或木星的吸引,軌道發生偏離,就有可能進入與地球相交的軌道。
另外,也有一些隕石來自火星或月球。這可能是因為大的隕石與它們發生劇烈撞擊,將火星或月球的碎片濺射到太空,最終來到地球。許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