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海師熱議大學生扎根鸚歌嶺:展當代大學生風采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8-24 15:18

      海口網8月23日消息 《光明日報》4月9日頭版頭條發表長篇報道《選擇一種有遠見的生活方式》,介紹27名大學生扎根深山,重建海南鸚歌嶺自然保護區工作站的事跡。文章在海南師范大學引起強烈反響,師生們爭讀文章,召開座談會,交流感想,深為27名大學生的行為所感動,認為27名大學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和甘于貧苦、樂于奉獻的精神,讓人們看到當代大學生堅定執著的風采。

      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汪繼超在座談會上說,他曾到鸚哥嶺保護區開展過科研調查,與這群在保護區工作的年輕大學生也有過工作上的合作,他們面對深山野外工作的艱辛,沒有退縮,拋棄浮躁和奢華,堅守自己的崗位,以苦為樂,在平凡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定能夠成長為一棵棵的參天大樹,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棟梁之才。

      “今天讀了《選擇一種有遠見的生活方式》,心里久久不能平息。”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副院長謝跟蹤說,“27名具有專業背景大學生建立鸚歌嶺自然保護區工作站,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以可持續的方式(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發展當地的經濟,這樣行為的本身給當代大學生一種示范的作用,讓大學生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思考如何在大時代的背景中有價值地定位自己。”

      “27名大學生用5年的堅守,用勤勞和智慧,換來鸚歌嶺上人與自然的美好與和諧。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和甘于貧苦、樂于奉獻的精神。讓人們欣慰的看到當代大學生堅定執著的風采,讓我們對未來期望無限。”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工辦主任李藺說。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1級學生陳少華說,在如今這個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大學生該怎樣去選擇實現人生價值觀呢? 27名大學生用行動給了我們啟示,保護綠水青山,其實更需要我們這些有知識的大學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無論我們以后選擇什么,只要對社會有價值,累點、苦點又如何呢?

      海師許多學生紛紛表示, 27位大學生選擇了這樣一種有遠見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青春汗水揮灑在沉寂多年的鸚哥嶺,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在建設生態文明中。當代大學生都有著一腔熱血,27位大學生就是學習的榜樣,每一個為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斗的青年人都應扎實苦干,不畏艱辛和磨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人民網海南視窗] [作者:余恒平、通訊員馮華] [編輯:劉瀚濤]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