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多輛垃圾車占據城西路實習記者田春宇攝
海口網10月11日消息??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在海口生活小區陸續新增的同時,生活垃圾也與日俱增,這便凸顯出海口垃圾收集轉運站數量的不足。目前,海口市環衛局采取使用連體移動式壓縮箱車臨時占道收集的方式,及時收集轉運部分區域產生的大量生活垃圾,確保市民生活環境的干凈整潔。
占道收集垃圾阻礙交通 每天早上8點半至9點半左右,十幾輛垃圾推車成2至3排的隊列橫在距離城西橫路200多米的城西路主干道北側,占據了一個車道,形成一個臨時垃圾轉運點。10日早上8點半左右,幾輛已經盛滿垃圾的手推車已被環衛工人推至這個臨時垃圾轉運點,記者看到,工人們三五成群的坐在該轉運點的非機動車旁,正等待連體移動式壓縮箱車前來收集垃圾。
據環衛工人介紹,這些生活垃圾主要來源于城西鎮和城西路,從去年開始,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成倍增長,該區臨時的垃圾中轉站便由城西橫路改至目前的城西路主干道上。“城西橫路太小,體積龐大的垃圾壓縮車開進收垃圾時,那條路基本無法通車。現在改到這里臨時轉運,僅占一個車道,時間也不長,就一小時左右,對整體的交通不會造成太大影響。”負責清理城西路班長陳亞成告訴記者。
在白坡二橫路路口處,也設置了一個臨時垃圾轉運站。記者看到,每天早上及中午都會有十幾輛裝滿垃圾的手推車,排成長隊停放在不太寬敞的道路旁,在垃圾壓縮車開到路口進行收運垃圾的20分鐘里,這里的交通幾乎處于癱瘓狀態。據當地的居委會負責人唐女士介紹,該臨時中轉站也是幾經更改,綜合交通、地理位置及環衛工人推車距離等因素最終確定的。
臨時轉運點臭氣難忍 采訪中,臨時垃圾轉運站周邊居民紛紛向記者反映,臨時垃圾轉運站臟亂差,即使關住門窗屋內依然很臭。住在國森大廈的三樓住戶陳小姐說,由于該處轉運垃圾的時間有時選在午休時分,讓附近居民難以休息。“收集壓縮垃圾的時候機器轟鳴,加上臭氣,那時候這屋子真是沒法呆。”
住在某公司宿舍樓的何女士也深受臨時垃圾轉運站之苦。她說,由于垃圾壓縮車密封性不完善,收集垃圾時,污水污泥灑滿地,但由于該處僅一個雨水口,因此常不堪重負被污泥堵塞,讓整條街道臭氣熏天。“我們理解垃圾總是要收運的,但是這樣臨時占道收集不是長久之計啊!”
而路過這些臨時垃圾轉運站的車輛也是叫苦連天。每天上班都要路過城西路的司機陳先生認為,道路再寬闊也不應該成為垃圾車臨時停放的地方,影響市容市貌還阻礙交通。“垃圾收運應該在固定的垃圾站,大街上收垃圾實在是不大妥當。”
海口僅有25座垃圾轉運站 海口市環衛局規劃處何處長告訴記者,海口垃圾收集轉運站缺口較大。“現有的25座垃圾收集轉運站,但是近年來海口城市發展迅速,每年還要調整拆除一些垃圾站,這就讓垃圾站建設速度趕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據何處長介紹,目前,美蘭區的東湖、海甸一西路、梅麗莎、白龍南路、新埠島等都有臨時垃圾轉運站,龍華區的城西、新港、海秀中路、國貿、世貿等區域都是使用連體移動式壓縮箱,在道路上進行移動式臨時垃圾收運。“海口最起碼要再建20座垃圾收集轉運站,才能徹底解決占道臨時轉運垃圾的現狀。”
何處長表示,目前選擇進行臨時收運垃圾的路段普遍較寬,居民小區相對較少或者沒有,結合該路段周邊產生垃圾的數量,并考慮到環衛工人推行垃圾手推車的距離不要太遠,才最終選定。何處長透露,海口已經在城西路、美麗沙、長流、海波市場籌劃建設垃圾轉運站,同時,環衛部門正著手讓環衛工人擺脫手推車,使用電瓶車收運垃圾。“龍華區部分環衛工人已經在試用,以后陸續推廣開來。這樣,在建設垃圾轉運站的時候,就不再受到環衛工人推行垃圾車距離遠近的限制。”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南國都市報] [作者:田春宇]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