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新春走基層

    福利院里孩子的笑聲
    編輯:黃尉 作者:楊婷婷 發布時間:2011-02-03 15:19
      

      炊事員正在忙著給孩子盛午飯(記者汪德芬攝)

      “媽媽”們正在給孩子們喂牛飯(記者汪德芬攝)

      孩子們在七色彩帶和紅色燈籠下玩游戲(記者汪德芬攝)

      小朋友提著好心人送的新年禮物(記者汪德芬攝)

    ?

      海口網2月3日消息??也許,你的春節高朋滿座,大家把酒言歡。也許,你的春節四世同堂,其樂融融。可是,你知道福利院的孩子們,在怎么準備度過春節的嗎?日前,記者來到海口市福利院,看看這些孩子們如何過春節。

      簡單的快樂

      進了福利院兒童部的大門就聽到里面傳來孩子們樂呵呵的笑聲。門前掛著兩個大紅燈籠,走進大廳就看到七色彩帶和紅色的燈籠,很有過年的氣氛。在活動室,老師在帶領孩子們做丟手絹的游戲。只見七八個小孩子圍坐成一個圈,一個孩子拿著紅色的手絹在圍著圈跑,圍圈的孩子們就唱起:“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按照游戲規則,抓不到小朋友或被抓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有一個孩子被抓住了,他在小朋友面前唱起《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歌聲嘹亮,引起全部的孩子跟他一起合唱。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游戲,可是孩子們玩得特別起勁,玩得起勁時還拍掌,笑聲傳遍了院里的每個角落。

      海口市福利院兒童部的主任李大姐告訴記者,過年的時候就給孩子們穿新衣服,穿新鞋,吃糖果,一起做游戲。想給這些孩子快樂特別簡單,給他們吃一個糖果,穿一件新衣服,玩一個游戲就會讓他們感覺到快樂。“特別是馬上要過年了,有些孩子都高興得整天跟我嘟囔要快點過年,能穿新衣服,穿新鞋子。”

      春意滿院

      記者注意到,在二樓的樓道里,有不少富有喜慶的手工剪紙。李大姐說,這是福利院的孩子自己動手剪的。有燈籠,有福字,有的孩子還親手制作了賀卡送給福利院的“爸爸媽媽”,簡短的語言卻能讓人感受到孩子們對福利院里的“爸爸媽媽”濃濃的愛。有一張賀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是用彩色筆制作的,但是圖形讓人琢磨不透,上面寫著幾個字,“新年快東”。李大姐介紹:“這是一個有腦癱的孩子做的,他跟我們交流、表達都有些困難,無論他做的水平怎么樣,但是心意到了,我們很感動。”

      和平常家里一樣過春節

      李大姐說,福利院的孩子過新年和平常家庭里的孩子一樣。年三十一起吃團圓飯,過年有雞、鴨、魚、肉吃,有新衣服穿,有新鞋子穿,到大年初一,院長還給每個孩子發紅包。每個孩子都給準備兩套衣服,可以輪換。這些衣服、鞋子有些是社會上的好心人送的,有些是院里自己買的。在春節期間,我們作為孩子們的“爸爸媽媽”,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實行了輪休制,為了讓孩子們熱鬧的過春節。

      當記者問及過年了伙房有沒有給孩子加菜。李大姐笑著說:“現在政府給孩子的福利好多了,孩子們每天都吃得很好。廚房里的師傅每天都給孩子們換不同的菜式,每天都是兩葷一素。年三十我們準備了七十只乳鴿,準備給孩子們加餐。”

      隨后,記者走到食堂,看到炊事員正在忙著給孩子盛午飯,記者看到有燒鴨、青菜、豬肉,排骨湯。有些孩子已經坐在飯桌前,等著吃飯。有一個小朋友,他看到記者,有禮貌對記者說:叔叔阿姨好。他告訴記者,他叫小華(化名),今年八歲,在培智學校讀書。記者問他過年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過年最開心的是可以穿新衣,穿新鞋,拿紅包,還可以放鞭炮。”這是小華的期盼,而他的期盼也是福利院所有孩子的期盼。

      請給他們多些溫暖和關愛

      據李大姐介紹,海口市社會福利院兒童部有150多個孩子,都是14歲以下的。這些大多數都是身體有疾病,或者是智力低下的孩子,因為這樣,才被父母遺棄,送來這里。“有些孩子還小,不懂得自己沒有家,但是有些孩子上了小學后,就明白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有些孩子經常對我們說,我想要爸爸媽媽,我想要家。雖然現在政府的福利越來越好,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很多,但是孩子們渴望的是更多的溫暖和關愛。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的天使,為了孩子們的笑容,請給他們多一些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