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命名由來 一路向南問天闊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蒙樂生 時間:2021-03-01 09:32:39 星期一

    海口市云龍鎮境內的南渡江潭口渡口。 記者 張茂 翻拍

    從“南渡”到“南渡江”

    地名學不是孤立的一門學科,它是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民族學、文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綜合和文化結晶。查閱《瓊臺志》“津渡”條,其中有關于“南渡”“本利渡”“東岸渡”等津渡的記載:“南渡,在縣南九里頓林都;本利渡,在縣東南七里下東岸都;東岸渡,在縣東八里東岸都。”此外,還有往來海口、文昌到嘉積之間的渡口“潭口渡”。

    這是南渡江素負盛名的遠年古渡,幾處渡口都靠近府城。南渡津旁還有一個因渡口而得名的“南渡村”。因為村子傍近鐵橋,現已改名為鐵橋村。該村《謝氏族譜》記載:始祖謝景溫于南宋時入瓊,于此覓址立宅,歷時七百多年,兄弟開枝散葉,遍布瓊州各地。

    為什么取名“南渡”呢?這與地名和社情密切相關,它離不開中國歷史和海南歷史,離不開移民史,意思是歷代王朝因內外因素被迫遷向南方,等待時機,以圖恢復。比如,晉朝的“永嘉南渡”,宋朝的“建炎南渡”。發生在兩宋交替之時,康王趙構為躲避北邊金朝軍隊南下的追擊而一路奔逃。當年,盡管李綱反對議和,但還是被迫罷相并南渡瓊州。

    元朝“南渡”,明代“南渡”,日本侵華“南遷”,一路南來。《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云: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稱曰南渡。文天祥詩有“金陵古會府,南渡舊陪京。山勢猶盤礴,江流已變更。健兒徒幽土,新鬼哭臺城……”

    不管是李綱《南渡次瓊管》的獨白,還是楊炎“生度鬼門關”的慨嘆,都表示貶謫官員對“南渡”的恐慌和哀怨。那橫陳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也一直訴說貶官南渡的苦難和難民南遷的歷史,因而這條向北入海的江流便命名“南渡江”,以銘記南下歷史。

    貶官南渡,難民南遷,導致海南人口急劇變化。《海南百科全書》載:“宋元豐三年(1080年),全島1.03萬戶,人口4.48萬人;元天歷二年(1342年),9.22萬戶,16.63萬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29年),6.85萬戶,29.1萬人,比元朝人口增長42.9%。”資料表明,宋、元、明三代,大量驚慌失措的災民逃難覓宅,涌入海南,導致戶籍人口迅速增長。

    (編輯:陳德文)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