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文昌大廟村 詩意不必尋遠方——村舍外,古城旁,田園映斜陽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邱江華 李佳飛 袁琛 時間:2020-12-14 10:07:30 星期一

    大廟村一家民宿的內景。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留住美麗鄉愁

    和風景一樣變得有滋有味的,還有村民們的日子。

    走在大廟村,一步一景皆物華。廢棄的輪胎被改造成一個個造型獨特、色彩繽紛的茶壺,擺放在環村路旁,將普通的鄉村路裝點別致;砍下的椰子樹成了村前景觀河上的便橋,或是精致的洗手池;就連閑置的磚頭也被砌成花壇,里面種滿了花草……

    “村里竹子多,以前村民們用竹子編織的簸箕、菜籃等竹制品結實耐用,在文昌的名聲可是響當當的。”大廟村村民小組組長符茂譚介紹,建設美麗鄉村以來,大廟村秉持著“不大拆大建、不求新求洋”的原則,村民們充分挖掘利用本土資源,最大限度地保存鄉村原有風貌。

    “既然竹子多,何不就地取材,就地造景?”于是,在村里的竹林中,便有了一條幽深小徑,村民、游客可以漫步林間,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愜意;竹亭、涼棚、標志牌等也均取材于村里的竹子。善于雕刻的符茂譚,還將一塊大石打造成蓮花石臺茶具“八卦蓮花石”,閑暇時分,村民常聚此聊天、喝茶,好不愜意。

    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牽動著在外游子的心。

    今年27歲的大廟村村民李玉,15歲那年就離開家鄉奔赴深圳打工了。“那時候剛初中畢業,家里條件不好,村里又實在沒有合適的就業崗位,只能外出打工。”李玉回憶,以前村里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雜草叢生,瓦房漏光,老一輩世代務農收入也難有起色,如此衰落破敗之景更加堅定了年輕一代外出打工的決心。

    “但凡條件允許,又有誰愿意遠離家人,獨自在外打拼呢?”身在外地,李玉不免有鄉愁之苦,她時刻關注著家鄉的動態。直到2017年大廟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村里環境逐步改善,共享農莊、民宿等一批旅游產業方興未艾,同時也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李玉這才有機會返鄉工作。

    “如今,我在共享農莊擔任收銀人員,有穩定收入,也方便照顧家庭。”李玉說,在村里,像她一樣有這般“工作經歷”的村民不少,近幾年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家鄉就業,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編輯:陳德文)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