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傳承人羊玉蘭 手工染線 代代相傳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劉婧姝 楊耀科 時間:2020-11-30 09:31:49 星期一

    不同顏色的織染棉線。

    編者按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各級政府部門在保護和傳承黎族織錦紡、染、織、繡四大工藝過程中,不斷尋找和發現民間傳統匠人,發揮她們的傳幫帶作用,讓黎族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

    海南省旅文廳最近公布的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中,昌江黎族自治縣62歲的羊玉蘭名列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傳承人不少,但熟練掌握所有四大工藝的不多,羊玉蘭便是其中之一。

    上山采摘染料植物,浸泡一個月,將棉線入染……經歷近10個步驟的復雜工藝終得一捆,這是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保突村羊玉蘭的家傳技藝——手工染線。

    羊玉蘭的一件黎族織錦作品。

    羊玉蘭生于1958年,剛剛躋身黎族織錦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的這份技藝是母親與外婆手把手傳授給她的。

    “小時候母親與外婆怕我浪費材料,不允許我弄,但我就是好奇,也喜歡。”羊玉蘭說,母親與外婆拗不過她,在她12歲那年便開始傳授給她紡、染、織、繡的全套技藝。讓羊玉蘭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套技藝已經伴隨她走過了50年。

    藍色染料植物假藍靛。

    手工染線,首先要“造靛”。不同顏色所用的染料植物也不同,藍色需要的原材料是野生的假藍靛。

    摘下五六十斤新鮮假藍靛葉子,放入清水沒過葉面,蓋上蓋子,然后在陽光下浸泡、暴曬一個月。年過花甲的羊玉蘭干起活來,動作還很麻利,盡管工序復雜,耗時較長,但她仍然樂在其中。如今,造靛的主要原材料植物假藍靛已十分稀缺,要上山苦苦尋來,不像有些地方可以廣泛種植,因此她總是小心地計算著用量,生怕浪費了一點一滴。

    將假藍靛樹葉放入水中浸泡。

    一個月后,當發酵后的浸泡液散發出濃烈的陳腐臭味,且已經變為深綠色至藍色,就可以用來染色了。等待已久的羊玉蘭顧不上臭氣熏人,趕緊將腐爛的假藍靛撈出,留下沉淀在底層的深藍色泥狀物備用。

    接下來是“入染”環節。倒入石灰粉,將打濕的白色棉線放入染液中一起攪拌至起泡。她說,耐心等待,浸泡一夜后,再撈出棉線來晾曬,使靛在空氣中氧化凝固,然后再入染,如此反復至少兩次,才能達到較好的著色效果。

    將石灰倒入陶鍋中。

    手工染線工藝步驟十分繁瑣,神奇之處在于單靠植物染料便可染出七八種顏色,難的是需要找不同的染料,然而這都是羊玉蘭樂此不疲的事。她像神農嘗百草一樣嘗試使用了多種樹皮,“好多人笑我傻,一直找各種樹皮染線,又耗時又不賺錢。”

    確實,在機械化生產的時代,堅持手工染線的已屬少數。

    不同顏色的線需要不同的入染方式,羊玉蘭當天操作的只是其中一種。此外,她還掌握“煮染”技藝。

    架起陶鍋,放入樹皮、清水、白色棉線,明火燒開,火越大,染上的顏色越漂亮。“咕嘟咕嘟……”羊玉蘭不斷往灶里添加柴火,這可是個耐心活,一旦點上火,不能滅,需要持續不斷煮上一整天。“現在大家都買工業線了,手工染線太累,沒人愿意做。”她一邊煮染,一邊對記者說。

    將棉線放入陶鍋中。

    據羊玉蘭介紹,煮線必須用陶鍋,高溫燙煮后,撈出,洗凈,曬干,一捆近一米長的棉線如同變了魔法一樣染上了紅褐色,在陽光下分外鮮艷。

    “我喜歡自己摸索,嘗試用不同的樹皮,染出紅褐色、黃色……不過黎族人最愛黑色與藍色,干起活來耐臟。”羊玉蘭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她個人的創新。

    據了解,曾經整個保突村掌握染色技藝的只有羊玉蘭一人。“我最擔心的就是今后這門手藝沒有人會用了,這是我們黎族祖先的智慧所在。”羊玉蘭說。好在女兒們從小就跟在她身后參與制作的每一環節,現在也學會了手藝,還成立了工作室,要將這門手藝長久傳承下去,推廣開來。

    羊玉蘭在煮染。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