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老傳統讓三百年瓊劇煥發新光彩 拜師收徒薪火傳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 時間:2020-08-25 10:25:27 星期二

    1953年,吳桂喜、鄭長和、“三升半”、陳烈三(后排自右向左)等海口市新群星劇團演藝人員合影。 (資料圖)

    瓊劇名家王秀明熱心提攜后輩、培養新人,主要體現在他后期演出的《挑女婿》《寶蓮燈》等劇目中。1955年,王秀明提出用“以老帶新演對手戲”的方式來培養新人,并以身作則,首先由他同新演員陳惠芬主演《挑女婿》來示范。這個戲演出后,一時轟動了海口。因為在演出時說一口純正的文昌口音,陳惠芬不久就獲得了“文昌旦”的美譽。“《挑女婿》演出幾場后,王秀明老師就主動對我說:‘育明,李俊生這個角色以后由你來演,同惠芬相襯一點。我畢竟老了,年歲不饒人呀!’他一邊說,一邊指點我如何來演好這個人物。這些事已過去了幾十年,但我至今仍記憶猶新、永世難忘。”陳育明回憶道。

    “每個老師都有各自的表演特色,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認真吸取各家之長。過去,每逢鄭長和、韓文華、王秀明等老師上臺演出《林攀桂》《嵇文龍》《張文秀》等拿手好戲時,我就在劇場幕布旁認真揣摩學習他們的唱腔、表情和表演動作。當他們演到精彩的地方,劇場沸騰起來,我不禁在心中和臺下的觀眾一起叫好。在臺下,我練習他們的經典橋段時,也會得到他們手把手的指導,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終生難忘、受益匪淺。”陳育明說。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得到眾多名師指點的陳育明,成為瓊劇界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他是業界公認的“瓊劇金嗓子”,其獨創的“育明腔”深受群眾喜愛。和前輩一樣,陳育明將自己多年所學傾囊傳授給后輩們,并多次為他們的演出甘當配角。他對黃慶萍和陳素珍等人強調“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的學習,教導她們字正腔圓方能唱好戲。

    過去,正是通過劇團跟班學習這種方式,陳育明等眾多觀眾熟知的瓊劇名家從剛開始的跑龍套到配角演員,最后才逐步成為劇團的臺柱子。

    (編輯:陳德文)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