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蘇軾為桃金娘取名“海漆”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梁君窮 時間:2020-08-10 10:15:42 星期一

    桃金娘的花。

    團團簇簇的綠葉里,一顆顆紅的紫的小果被長梗托著,煞是誘人,摘一顆放入口中,自有一股香甜味道留唇齒間,這便是海南山野隨處可見的桃金娘。

    明代正德《瓊臺志》中對其記載為:“倒粘子,野生,花如芍藥,而皮潰可膠,可代為柿油,東坡名曰海漆子,可釀酒。逋逃匿野者食之,又名逃軍糧。”據此看來,桃金娘之名應該是逃軍糧音誤所來。那么,蘇軾又為何會給這種野果取名呢?

    1097年農歷五月,蘇軾取道廣西藤州前往海南,沿途看到桃金娘花開,寫下了“自藤至儋,野花夾道,如芍藥而小,紅鮮可愛,樸藪叢生,土人云‘倒粘子花也’。”

    到了儋州,不久桃金娘也熟了,蘇軾吃了幾顆,發現“殊甘美”,而中間的細核要是咬破了還頗有苦澀。他甚至還得知“童兒食之,或大便難通。”蘇軾還發現,當時海南沒有柿子,當地人把桃金娘的皮剝下浸潤,然后揉成膠,來代替柿膠。

    蘇軾不僅僅是一位“吃貨”,對藥理也上心,他發現用酒來蒸桃金娘的嫩葉,然后烘干成粉末,再弄成藥丸,有止痢、健胃、清熱等功效。于是蘇軾就以治病的名義,將這東西送酒每天吃上一百多顆,治好了自己“小便白膠,大腑滑”的毛病。

    得知桃金娘是良藥,為使后人能知其藥效,于是蘇軾給桃金娘取別名為海漆,并寫了文章《海漆錄》,“以貽好事君子”。至明代還有詩人用海漆之名,如明代陳繗所寫“林椰葉老無窮碧,海漆花嬌別樣紅。”清代以來,以海漆指代桃金娘則罕見。

    桃金娘。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