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八所之名何處來
    來源: 作者:曾慶江 時間:2020-06-22 11:25:32 星期一

    明代“環島驛”分布圖(資料圖片)

    在海南地名中,有八所、九所、十所等,這些名稱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歷史的厚重和滄桑。在以“所”命名的地名中,最有影響的當屬八所。直到現在,八所依然是東方市城關鎮所在地。

    按照地方傳說,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曾登臨海南島,并在海南島西部設立十個所的兵馬,因此依次稱為一所、二所……八所、九所、十所。這個說法當然不成立,一方面是目前史志并不能證明馬援曾到達海南島,另一方面漢朝并不以“所”來作為士兵的單位。真正用“所”來進行地方命名始于元代,而明朝更盛。八所等地名就是明朝衛所制度下的產物。

    洪武五年(1372年),明政府在海南島正式設立海南衛,并陸續設立內五所、外六所,后來又根據需要增設水會守御千戶所。每個千戶所下設10個百戶所,這樣一來,整個海南島有一百多個百戶所。

    昌化守御千戶所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設立的,治所在昌化縣城。隨后,昌化所根據需要在蘇屋村西南設立三百戶所,在石欄村西設八百戶所,在大南村東北設立十百戶所。這被當地人簡稱為三所、八所、十所,其中八所、十所延續至今,尤其是八所成為東方市市政府所在地,更是廣為人知。當然,這種命名的方式并不為昌化守御千戶所獨有,在海南其他地方甚至內地也有類似的命名,比如在定安、陵水都有九所村。

    很有意思的是,當時雖然八所位于感恩縣(即今東方市),但是八所的子弟們卻不能就近到感恩縣學就讀,而只能去昌化縣學。按照明朝衛所制度,衛所軍戶子弟應當到所在衛所就讀,而海南衛所學和州縣學同治,因此,八所的子弟們雖然生活在感恩縣境內,但是由于軍籍屬于昌化守御千戶所,自然只能去昌化縣學就學了。戶籍決定學籍,看來古今都是同理呢。


    (編輯:陳德文)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