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翰墨丹青摹繪瓊州風韻 海南省書畫院98幅作品描繪瓊島風貌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余小艷 李佳飛 時間:2019-08-25 14:02:24 星期日

      原標題:第三屆海南省書畫院書畫師作品展,98幅作品多角度描繪海南時代風貌

      翰墨丹青摹繪瓊州風韻

      符嘉臻 油畫《火龍果》

      近日,海南省書畫院研究創作成果展示暨第三屆海南省書畫院書畫師作品展在省書畫院開展。98件作品將98位海南書畫師近年來的研究創作成果展現給市民游客。集中亮相的53件書法作品、45件繪畫作品風格各異,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海南風土人情、文化內涵、時代風貌。

      不同角度描摹海南風土人情

      “此次展出的作品關于海南的題材居多,有描繪黎族苗族風情,也有展現椰風海韻的自然風光,還有描摹本地文化名人的詩書翰墨,帶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海南省書畫院院長陳洪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本次展有行、楷、草、隸、篆等書法作品,也有中國畫、油畫、水彩等繪畫作品。書畫師們用手中的畫筆,精心描繪瓊州大地,其中也包含一些新中國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本次展出的書畫作品是海南社會風貌的集中體現。

      在展廳內,書畫師吳地林的中國畫《紅珊瑚》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畫幅展現了海底世界微觀圖景:深沉神秘的海底,火紅的珊瑚生機蓬勃,隨海水飄搖舞動,魚群陣陣游過,遠處海花正在綻放。整幅作品看上去亦真亦幻、氤氳朦朧、幽邃迷離。

      “我從小在桂林洋長大,熟悉海洋,也對故鄉的那片海洋有深沉的眷戀與熱愛,這股熱情訴諸于畫筆成就了這些畫作。”72歲的吳地林說。自上世紀末開始,直到現今,為了展現記憶中故鄉的海洋,吳地林陸續創作了上千幅海底世界水墨畫,構建出一個天真、樸素而又奇絕的童稚世界。

      江壽男草書中堂

      同樣是描摹海南自然景觀,青年畫家盧丹將視角瞄準陸地上的一草一木。她的中國畫作品《醉花間》以三角梅為創作題材。花枝繁茂的三角梅與闊大的芭蕉葉相映成趣,色調上干濕濃淡相宜,營造出熱帶雨林的濕潤感。盧丹說,三角梅、芭蕉等植被是熱帶常見植物,也是本土藝術創作的常用題材,通過對這些景物的藝術加工,挖本土文化,能提升向外推介海南的能力。

      在齊英石的作品《節日黎寨》中,4個黎族農家婦女身著民族服飾,佩戴著裝飾,正聚在一起搗糯米糕。人物表情動作、房前屋后的背景等活靈活現地向觀眾展現了海南黎族人民慶祝節日的生活場景。

      齊英石中國畫《節日黎寨》

      書法家陳其吉創作的楷書四條屏作品,以丘濬、海瑞、邢宥、王佐等明朝海南四大文化名人的詩詞為內容,以《爨寶子碑》的楷書寫法書寫了幾十首詩詞,展現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內涵。整幅字畫古樸渾厚而奇巧,蒼茫遒勁而古拙,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的目光。

      藝術創作立足本土文化

      那么,如何成長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怎樣才能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藝術創作要有個性,從自己熟悉、真正喜愛的題材入手,跟隨自己的內心來創作。”吳地林如此總結自己多年的藝術創作經驗。正如創作海底世界系列作品,吳地林一改以往作家的宏大視角創作慣性,以及人們對藍色大海的刻板印象,他從微觀視角出發,以水墨運用恰到好處的創作技法,體現海底的深邃。“作品有自己的思想,人們才會喜歡,藝術才能百花齊放。”吳地林說。

      “有想法,有特色,能堅持,天道酬勤。”陳其吉在藝術創作上的想法與吳地林大體一致。早年為了建立自己的風格,陳其吉放棄已經練習了10多年的行書、草書,轉而研究和創作《爨寶子碑》書法。而這條同行者寥寥無幾的道路,他堅持走了30多年。他說,每次臨摹依然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不斷悟出新的情趣。而書法家江壽男則追求書與詩的相輔相成,“我習慣把藝術意趣,放在一個充滿自由而虛化的場景里,去拓展想象力,去揮灑自我。所以創作書法之余,我也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省份,海南與內地一些藝術創作大省相比,書畫創作力量相對薄弱,但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經過藝術高校深造的青年藝術家加入到書畫創作的隊伍,給海南省藝術界帶來了新的面貌,創作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因為年輕,才有積極向上的動力,才有推陳出新的創造力。”陳洪說,未來海南省書畫院將繼續鼓勵藝術家們,立足海南,挖掘自己身邊的題裁,把海南的南洋文化、貶官文化、紅色文化、民族風俗風情等創作成系列作品,再通過省際、國際藝術交流,把海南的作品與作家推介出去,同時也讓省外、國外優秀藝術家和作品進來,共同促進海南省藝術事業發展。

      陳其吉楷書四條屏

      精英書畫師組建高水平隊伍

      “相比于前兩屆省級書畫展,此次書畫展的規模檔次、質量水平更高。經過多年磨練,書畫師的作品也越來越好,越來越成熟。”陳洪說,自1989年海南省書畫院成立以來,省內美術界和書法界的精英人物聚集而來。其中,既有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書畫家,也有在全國經常獲獎的中青年書畫家,還有部分是逐步成長起來嶄露頭角的人物。這支隊伍代表了海南當前書畫界的整體水平。

      吳地林曾是海南省第三屆、第四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也是全國“魯迅版畫獎”獲得者。他在藝術領域深耕40余年,涉獵版畫、水彩、油畫、中國畫等多畫種。因為首創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海底世界系列水墨畫,他被業內人士譽為藝術上“天馬行空”的怪才。

      吳地林中國畫《紅珊瑚》

      與吳地林同齡的陳其吉,同樣集各項榮譽于一身。他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接觸東晉《爨寶子碑》,被爨寶子碑的書法風格和藝術魅力所感染,此后的40余春秋潛心研究和創作爨寶子碑書法作品。

      在海南省書畫院,像吳地林、陳其吉一樣在各自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有80余人。他們不僅為海南省書畫院,更為整個海南書畫理論研究與藝術創作、交流做出了貢獻。

      “這個展覽場地不算大,但是展出的作品質量很高,我認真觀看和揣摩了每幅作品,很受啟發。”美術教師蒲宏富,特意從臨高趕來海口看展覽。他表示,展覽上的作者大多數是藝校學生心目中膜拜的人物,創作技法很高超,許多作品看似簡單,實際包含了許多創作經驗和技巧。他的同伴王大碩說,“自己學畫10多年,明白藝術創作時常枯燥乏味,稍有倦怠就半途而廢,正是身邊這些藝術家和優秀作品激勵著我們不放棄,向著心中的藝術理想一步一步前進。”

    ?

    相關鏈接:

    “墨彩春秋”書畫展海口開展 市民游客可免費觀展
    讓國學經典走進鄉村 海口秀英區舉辦書畫下鄉志愿者公益班
    百余幅中國書畫名家作品亮相三亞 免費對市民開放

    ?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