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高獲中國曲協授牌“中國曲藝之鄉”
這是海南目前唯一獲此殊榮的市縣

中國曲協秘書長曲華江(右)向臨高縣縣長曹文授牌。記者 張惠寧 攝
3月27日晚,臨高縣人民會堂里充滿歡歌笑語,中國曲藝家協會正式將“中國曲藝之鄉”牌匾授予臨高縣,這是海南目前唯一獲此殊榮的市縣,也是臨高繼取得“中華詩詞之鄉”等稱號后,全縣文化事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為海南文藝增光添彩。
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孕育了臨高豐富的民間曲藝,臨高人偶戲和哩哩美漁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高還有臨劇曲牌唱腔、“嚨么哩”山歌、民間音樂、八音樂曲、順口溜、本土方言小品、三句半、說唱響板、快板等曲藝曲種,有鑼鼓樂、吹奏樂、絲竹樂等百余種樂曲。臨高文化底蘊豐厚、品種繁多,影響深遠。2012年以來,臨高相繼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海南太極拳之鄉”等美譽。
2016年11月起,臨高縣委、縣政府著眼全縣文化發展大局和曲藝事業長足發展,將創建“中國曲藝之鄉”納入文化發展重點工程。縣委、縣政府制定《臨高縣創建“中國曲藝之鄉”工作方案》,并從組織、人員、場地、設備、經費等方面予以保障,做到“有班子、有陣地、有隊伍、有培訓、有創作、有展演”。臨高曲藝團隊日益壯大,曲藝活動有聲有色,曲藝陣地不斷拓展,曲藝創作精品紛呈,曲藝影響不斷擴大,全縣上下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曲藝文化氛圍。
據介紹,臨高還大力實施曲藝人才培養工程,開展各類曲藝培訓、比賽采風、展演、研討等活動,精心組織曲藝進校園、進課堂,打造了臨高縣第一小學、新盈學校、思源實驗學校和縣職業技術學校等一批曲藝進校園示范校,培養了一批“曲藝娃”。
臨高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孟倫表示,臨高將繼續把本土曲藝文化作為推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發揮曲藝振奮人心、凝聚力量、激發斗志的積極作用,構建精神文化家園,努力為建設富裕文明美麗臨高提供文化滋養。
授牌儀式后,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上了“送歡笑到基層”演出,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金斗、鞏漢林、戴志誠等為臨高觀眾奉獻了精彩的表演。
?
相關鏈接:
曲藝唱出古城新韻
海南臨高獲得“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2018年,海南曲藝有聲有色
聲聲傳戲韻 海南臨高曲藝舞臺周周演形成特色
?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