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春節是熱鬧而祥和的。一進入臘月,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老家在海口市長流鎮傳桂村的吳德雄就開始著手各種過年準備。
對73歲的吳德雄來說,春聯一直是老吳家無可替代的年味。小時候,母親總會給他幾分錢找村里的教書先生給家里寫春聯,十幾歲讀中學后,他就包攬了家里及親戚朋友的春聯,哪怕如今寫春聯已可由機械代勞,吳德雄還一直堅守著寫春聯的傳統。
筆尖上的記憶
“群豬喜慶迎百福,眾親和諧共千年?!迸D月二十四是“寫大字”的日子,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吳德雄裁紙、疊紙、寫字,胸有成竹,一氣呵成?!敖衲晔秦i年,對我們家很特別?!卑凑f春聯就是寫些新春的吉祥話,這都是吳德雄早已寫熟了的,但是他家里共有5個人都屬豬,就別具匠心寫了“群豬”。
“這是我早就想好的春聯,就等著過年寫好貼上呢?!眳堑滦鄢錾诤?谖鞑康膫鞴鸫澹菚r村子里家家戶戶的春聯都是請教書先生寫的,吳德雄每逢過年都自告奮勇去買春聯,他喜歡觀察先生寫字,粗糙的大手握著細小的筆管揮墨落紙,寫出一行行雄渾秀雅的書法,字字彰顯吉利,讓他很是羨慕。
人們貼的春聯內容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表達了迎春納福的思想內容;第二類則表達對平安和順、興旺發達的向往祈愿;第三類表現出對美德功績或家鄉風貌的歌頌。每到過年,先生家門口都會排著長隊,來取字的人前腳走后腳來,一個挨著一個。“先生一般會問求財?求福?還是求學業?然后從類似春聯大全的書上選副合適的對聯寫下來。”
年年如此,吳德雄對這些“套路”了然于胸,考上初中后,他也能識文斷句,寫毛筆字,干脆就給家里寫春聯。對于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來說,創作春聯并不是很難。春聯文體唯一鐵定不移的特征是完全對仗的兩句式結構,除此之外的其它要求都相當靈活:字數可長可短,對偶可工可寬,聲調可嚴可松,言辭可文可白,語氣可莊可諧,風格可雅可俗。
吳德雄很快就上手了,從一開始只能做到寬對和上下聯尾字“上仄下平”,到后來追求工對和嚴謹的聲律,盡情在紅紙上馳騁文筆?!凹t對聯貼上去后,就覺得真的是過年了?!焙D弦荒晁募径际且黄渚G,院子里、門窗上,大紅的春聯一加點綴,頓時顯得喜氣洋洋,迎來新的一年。
溫情脈脈的傳承
吳德雄年輕時在海南鄉下務農,過年寫春聯就是他貧瘠生活的精神之光,照耀著他不忘讀書寫字。直到現在,年過七旬的吳德雄依然熱愛學習,平時讀書看報遇到優美的詞句就趕緊記下來,預備著以后鑲嵌到春聯中,似乎“大年三十貼春聯”是他寒冬臘月里溫暖的記憶。
“那時家里窮,過年才有肉吃,才能穿新衣服,想起過年就激動得睡不著?!彪m然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但每年過年,吳德雄都早早起床,在書房里疊紙揮毫,一副副、一對對,寫好的大紅春聯擺滿了屋子。寫完一副,又寫一副,小孫子偶爾也給他抻一下紙,他也會趁機教孫子怎樣疊紙,七言聯這樣疊、五言聯那樣疊、九言聯怎樣疊。對他來說,寫春聯的過程更快樂。
吳德雄口中的小孫子如今也是00后的大學生了。在吳德雄眼里,小孫子跟他小時候很不一樣,小孫子不會寫毛筆字,甚至很少用鋼筆寫字,寫一手好字更不是他的追求;平時看的也是漫畫與美劇,分不清春聯的上聯與下聯??粗鴮O子,吳德雄不禁想到年少時心心念念想寫春聯的自己。
他每年寫完春聯,都會招呼兩個孫子貼春聯,小孫子每次都會興沖沖地幫他貼春聯,有時還會早早地等著他寫好,迫不及待地去曬春聯。“在曬春聯時,兩個人需平穩各牽對聯紅紙的一端,置放在離書寫春聯者稍遠的地面上。”吳德雄告訴孫子,曬春聯講究平穩,一是防止墨汁亂流而破壞聯字的筆畫結構與聯面的整潔;二是寓意四季平安,所以必須平穩放置。
爺爺寫春聯,孫子貼春聯,這種微妙的互動,似乎以另一種方式傳承著吳德雄所重視的“家風”與“年味”。
?
?
相關鏈接:
寫春聯送祝福傳統文化迎新春 快來??隍T樓老街感受年味為貧困戶送春聯 ??诃偵絽^開展春節前夕走訪慰問活動新春走基層|海南文昌開展送春聯志愿服務活動海口:公益筆會活動 為市民送春聯?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