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校企合作 校店合一 讓中職生在實習崗位實現自我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08-02 17:38

      原標題:現代學徒制 校企合作 校店合一

      讓中職生在實習崗位實現自我

      在職教行業與社會輿論中,關于職業院校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可能成為“廉價勞動力”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如何讓學生所學專業與實習崗位更加匹配,使學生更有職業歸屬感,成為所有關心職業教育的人一直試圖解決的問題。

      如今,我市不少職校探索出一種新的職業教育培養之路——“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校店合一”,讓中職實習生在崗位上撕掉“廉價勞動力”的標簽,成就自我的實現。

      培養理念完美對接使校企雙贏

      2017年海口市某中職學校數控專業畢業生陳新寧,如今已經成為一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線上班長。談起在校的實習經歷,他表示,“校企對接的實習培養形式,對我的成長至關重要。在校期間,我們就接受了相關崗位的技能系統培訓和企業文化熏陶,來到企業后上手快、適應期短、提升空間大。”

      該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實習指導教師徐燕,這樣評價校企雙方的合作:“我們和學校實現了在人才培養理念上的完美對接,學校的培養標準就是我們企業對技術崗位的要求。”

      海口旅游職業學校的周老師介紹,學校教學內容和課堂組織與企業進行對接,企業對實習、見習學生進行延伸性教學和管理,這種培養模式不但實現了學校、學生和企業的“雙贏”和“多贏”,也使校企合作充滿了活力。

      頂崗見習讓職校生“才財”兼得

      當前,許多職業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增加了到企業頂崗見習和實習課程。但是,由于企業與學校生活的差異,很多學生一開始并不適應,有的甚至逃課、空崗。對此,我市多所中職學校都采取根據學生人數派遣一定數量的帶隊教師的方式,隨同學生一起入駐企業,與學生同吃同住,進行“貼身”管理。

      海口市第一職業中學的頂崗見習學生陳若如說:“剛入崗時我因為住宿條件不好就鬧著回家,是帶隊老師將我留了下來。不過現在我已經適應了企業的工作節奏,學習到了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掙到了豐厚的工資,真是‘才財’兼得。”

      對接企業毫生酒店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有接近20%的學生已被公司列為后備管理人員的重點培養對象。只要他們畢業后愿意留下來,很快就會走上技術或管理崗位,成為企業骨干。”

      職校生在實習崗位上實現自我

      在當前就業難、擇業難的大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注解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中職生憑借良好的職業素養、過硬的專業技能,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晴朗天空。

      海口市紅妝美容美發的負責人認為,實習為學生成長、成功搭建了不止一座橋,技能提升有路子,管理天分能發揮,只要肯努力,條條大路通羅馬。在該公司實習的中職生陳子欣,就憑借著過硬的技能本領,得到了公司的青睞,并且得到了畢業之后能留下就業的機會。

      海口市教育局職成教處處長符柏美表示,企業對技術崗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我市中職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校店合一等形式,讓學生進校就能進行專業的對口學習,實習是他們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學習技能的上升平臺,“我們將著力解決人才培養周期長、見效慢等問題,實施訂單培養、將企業搬進課堂、共建研發中心等措施,逐步實現每一名訂單班學生都是‘帶薪學習’,享有勞動報酬,畢業可進入企業工作。”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口日報] [作者:劉曉惠] [編輯:王秋芳]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