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海南椰雕:刻在椰殼上的海南文化
    來源: 海口網 作者: 時間:2017-10-26 09:52:13 星期四

      

      省級海南椰雕傳承人吳名駒在雕刻作品。

      瓊臺師范學院學生在學習椰雕技藝。 本報記者 吳雨倩 攝

      □本報記者 吳雨倩

      在海口騎樓老街,有一間顯眼的海南椰雕體驗館,里面琳瑯滿目的浮雕、圓雕、線雕作品吸引了市民朋友的目光,精湛的手藝令人嘖嘖稱贊。

      在海南椰雕體驗館中,記者細細地觀察這些形態各異、做工精良、畫面雅致、質地輕巧的椰雕作品,有的圖案凸顯出來,有的凹陷下去,有的竟然撫摸不出有任何雕刻過的痕跡,平滑自然。

      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最感興趣的是名為《自律》的椰雕作品,只見一只蝗蟲站立在剝了皮的香蕉上,香蕉的紋理清晰可見,蝗蟲的觸角根根分明,利用椰殼的不同的紋理顏色營造出真實的效果,栩栩如生。

      省級海南椰雕傳承人吳名駒介紹,海南椰雕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以精湛的技藝和悠久的歷史享譽中外,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他說,椰雕雕刻工藝博大精深,單手法上就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圓雕、拼貼、油彩等。現今的椰雕產品不僅是傳統的在椰殼上雕刻花紋了,除了有小巧玲瓏的果盤、飯碗、酒盞、飾盒、椰珠項鏈,還有富麗高雅的茶具、酒具、花瓶、臺燈、獎杯,以及各類高檔掛屏、坐屏、屏風等,體現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吳名駒說:“椰殼不值什么錢,但雕刻在椰殼上的卻是海南的文化,這項優秀的傳統手工藝文化是無價的,要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近年來,海南椰雕在越來越多的舞臺上綻放美麗的光芒。“海南民間藝術精品展”獲精品獎、“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斬獲金獎、《蛙鼓》《盼》作品獲第二屆海南文博會金獎等。今年5月,由中宣部對外推廣局組織拍攝的紀錄片《奧利弗游中國》在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海南椰雕展示館取景拍攝,向觀眾全面展示海南文化的魅力。片中,吳名駒講述了海南椰雕的歷史發展、文化價值,讓更多的市民朋友通過鏡頭感受古老文化與創新科技的碰撞與融合。

      今年9月在市龍華區文化館組織下,吳名駒及其弟子林慧赴塞舌爾參加2017年《傳承》椰雕藝術展,并在當地開展海南椰雕工藝培訓交流活動。從椰雕技藝雕刻手法到精美椰雕成品的展示,海南椰雕以悠久的歷史、完美的演繹、精湛的工藝讓當地的學員們連連稱奇。

      “現今的海南椰雕技藝文化,正慢慢走向引領風騷的大道。”吳名駒說道。

      令吳名駒感到欣慰的是,他在海口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多次開辦免費惠民椰雕培訓班;應瓊臺師范學院的邀請,在椰雕專業任教任職,為尋找椰雕人才,收徒傳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小資料

      海南椰雕歷史悠久,有“天南貢品”之譽。明清兩代,椰雕已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根據調查,300年前,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富道村就有了椰雕工藝廠,上世紀30年代,海南椰雕已銷往南洋地區和歐洲各地。

      1956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成立椰雕工藝廠。1958年,富道村椰雕老藝人文必得參加北京群英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文必得老人即席表演椰雕茶具贈送毛主席。

      上世紀60年代,海南椰雕有近百種展品參加國際特產展覽會,部分藝人還被邀請遠赴非洲、南美洲培訓當地徒弟并幫助建廠。

      1999年澳門回歸時,海南省政府向澳門特別行政區贈送的紀念品《椰樹傳說》和《天涯歡歌》,就是海南椰雕花瓶嵌貝作品。

    (編輯:王思暢)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