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诰W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夢回奇甸 穿越千年的南溟傳奇再上演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梁冰 時間:2017-05-21 10:43:28 星期日

      360度環幕電影介紹“南溟泛舸——華光礁I號”的前世今生。黃一冰攝

      仿制的海南各地牌坊。黃一冰攝

      黎族種植山蘭稻的情景。黃一冰攝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上午,歷時近5年建設的省博物館二期正式對公眾開放。全新的二期展館以明代思想家、史學家丘濬的《南溟奇甸賦》為綱,分為“南溟泛舸”“方外封疆”和“仙凡之間”三個全新展覽,依次陳列展出海南的奇特地理、獨特資源、神奇文史、奇風異俗和海洋文明等,逾1670件展品分別以文物展陳、數字視頻、場景再現等方式亮相,講述海南故事,展現獨特的海南文化魅力。

      南溟泛舸

      新技術再現海洋文明

      “爰有奇甸,在南溟中。邈輿圖之垂盡,綿地脈以潛通。山別起而為昆侖,水畢歸以為溟渤。氣以直達而專,勢以不分而足。萬山綿延,茲其獨也;百川彌茫,茲其谷也。豈非員嶠、瀛州之別區,神州赤縣之在異域者耶?”《南溟奇甸賦》中,將海南這顆南海明珠稱為“奇甸”,贊其是仙境。

      走進省博物館二期一樓的“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展廳,濃重的海洋氣息撲面而來,展館中廳的360度環幕播放著《南溟泛舸——華光礁I號的前世今生》。“利用現代化的音像和光影技術,為觀者講述‘華光礁I號’的故事,展示歷史悠久的海洋文明。”海南省博物館張蕊介紹。

      在西沙群島發現的“華光礁I號”沉船遺跡和遺物,是中國南宋時期海外貿易的重要史跡,是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走向遠海的里程碑?!罢箯d直接將實驗室融入其中,遵循 ‘邊保護、邊展示’的原則,向觀者展出船體和文物,把我們修復文物的過程更生動地展現在市民面前?!焙D鲜〔┪镳^文物保護與修復部副主任包春磊介紹道。透過玻璃,可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船板,在巨大的去離水水池中靜靜地泡著,等待著去離子、去鹽分,靜待著修復重現。展廳還利用倉儲式的展陳方式,同時展出修復前和修復后的文物,場館內還設有文物修補的互動體驗。

      祖宗之海是該展覽的單元之一,展廳中,疍家漁排、漁網編織、造船、曬鹽等場景生動形象,通過場景構建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漁民從事海洋捕撈、海洋養殖、造船趕海、煮海曬鹽等多種多樣的生產生活方式。此外,展廳內還融入了音像技術,觀眾可在模型前戴上專業耳機,觀看相關視頻,“沉浸式”地觀展。

      仿制儋州中和古鎮古城門。黃一冰攝

      海氏族譜木刻版(明代)。黃一冰攝

      金牛嶺明代古墓出土文物。黃一冰攝

      方外封疆

      新手段展陳歷史文化

      “甸也,居嶺海之盡處,又越其涯而獨出,別開絕島千里之疆,總收中原百道之脈者也?!弊鳛榇舜伍_放的三大基本陳列展之一,位于展館二樓的“方外封疆”展廳內,360度環幕放映著海南的歷史形成,火山爆發、海島成形、與大陸逐漸建立聯系……該展廳主要以海南與中原的聯系為切入,向觀者展示海南悠久的歷史文化。

      按照一比一比例還原的儋州中和鎮武定門巍峨雄偉,踏上青石道,穿過武定門,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的古鎮。8塊海氏族譜木刻版安靜躺在陳列柜里,專家介紹,全套的海氏族譜木刻版有上百塊,現存的僅有這8塊了,展出前不久,省博物館專門請專家制作了拓印版,并一同展出。

      作為海南考古歷史上的謎團之一,1995年在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差鄉大仍村發掘的的一套共9件青銅绹紋環形器也出現在展廳中。環形器上紋飾細密,如繩索緊密盤結,外部為鋸齒狀。省博物館考古工作隊副研究館員何國俊介紹,這種形制的青銅器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迄今沒有任何史料能佐證這些環形器的具體用途,具有極高的研究意義。

      考古發掘現場模擬、迷你版的“秀英炮臺”、澄邁福安窯址、金牛嶺古墓葬出土文物、唐朝高僧鑒真的蠟像及鑒真東渡漂流至海南的場景均在該展廳展出。

      水下文物。黃一冰攝

      新石器時期文物——石斧。黃一冰攝

      觀眾猶如置身海底。黃一冰攝

      仙凡之間

      新角度展示海南風情

      “惟走所居之地,介乎仙凡之間,類乎島彝而不彝,有如仙境而非仙?!薄赌箱槠娴橘x》中,將海南描述為仙凡之間。位于展館三樓的“海南風情陳列”以此為題,取名“仙凡之間”,通過豐富的文物和史料,配合場景、模型、雕塑、創作畫、視頻、動畫和觀眾互動觸屏等形式,多角度帶領觀眾縱觀瓊島,領略本土文化的厚重,移民文化的豁達,水上生活的奇特,陸地生活的平實。

      該展廳以海南的地理特征和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為主要線索。從西北方向出發,沿北、東、中、南方向,分別展示了海南不同地區的人文風情。展廳內,精美的黎苗族服飾、傳統的坡稻和水稻種植,火山石堆砌的房屋、石狗等元素再現了獨具特色的海南人文風情。

      省博物館藏品征集部主任王輝山介紹,海南西北部以火山地貌為主,展覽中,能看到火山石堆砌的房屋和火山石鋪成的巷道;南洋風格的民居、文昌蔡家老宅模型等展品展示了海南東部人文風情;桿欄式的船型屋全景式呈現了海南中部地區黎族人民的生活居所,五色飯制作工藝及苗族人的婚禮風俗通過蠟像的方式展現無遺;而水上連成片的人家則展示了南部是漢族人的生活方式。

      海南省博物館館長陳江表示,“一文成展”是此次展覽的最大特色,省博物館二期展館在展覽布局、展陳結構等方面,將《南溟奇甸賦》帶入其中,并以此為綱,是海南文物展覽的一次大膽嘗試,為各市縣博物館文物展覽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

    相關鏈接:

    ?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