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一塊到海博“尋寶”吧!省博物館二期展館今日免費開放
    來源: 南國都市報 作者:易帆 時間:2017-05-18 09:27:54 星期四

      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展館今日免費開放

      3個全新展覽拭目以待

      展出文物共1272件

      總建筑面積超20000平方米

      展陳面積6630平方米

      從策劃到布展,歷時三年,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展館正式向大眾免費開放。海博二期總建筑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為6630平方米,分為“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方外封疆——海南歷史陳列”和“仙凡之間——海南風情陳列”三個全新展覽,依次對海南的奇特地理、獨特資源、神奇文史、奇風異俗和海洋文明展開陳列,整體展現海南寶島的歷史風采及其獨特文化。600余件“華光礁I號”出水文物首次大批量陳展、300余件海南歷史珍貴文物以及一批展現海南民俗風情的文物將為公眾一一展現,訴說海南歷史故事。跟著南國都市報,先來看看海博二期展出的1272件文物中,有哪些“鎮館之寶”?

      一塊到海博“尋寶”

      從1272件文物里找鎮館之寶

      醬釉軍持

      數據:口徑6厘米、

      足徑7厘米、高10厘米

      年代:南宋

      出水:西沙華光礁

      軍持是從印度佛經中翻譯過來,梵語作“Knudika”,為“水瓶”之意,是佛教僧侶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辭海》載:僧人游方時攜帶之,貯水以備飲用及凈手等。“軍持”的產生和應用與佛教的傳播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紋飾也反映了宗教和中國傳統藝術的結合,體現了美術工藝和實用性的統一,表達了人們的意愿和精神寄托,顯示了瓷工們的才智。它是中國陶瓷吸收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技藝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海南省博物館陳列部館員張蕊介紹,軍持在“華光礁Ⅰ號”出水的醬褐釉器中,量并不大,醬褐釉器皿均為陶胎,施釉較薄,釉層的附著力較差、容易脫落。器形只見瓶和小罐。此批醬褐釉器福建晉江磁灶窯的宋元窯址中見到,應是該窯的產品。

      青白釉刻花卉紋花口瓶

      數據:口徑7.9厘米、

      足徑8厘米、高15.8厘米

      年代:南宋

      出水:西沙華光礁

      “華光礁Ⅰ號”沉船出水的青白釉瓷器存在質量不同的器物,青白釉刻花卉紋花口瓶屬于景德鎮系的瓷器品種,以青白釉的敞口碗、淺腹碟、柳斗缽為主,胎土白潔度較高,胎質細膩,胎體很薄,釉色光潔明亮,發現數量較少。

      張蕊介紹,“華光礁Ⅰ號”出水的青白瓷器的胎質較細,胎體較薄、胎色灰白,施釉較薄,釉色大部分呈灰泛青或灰黃色;多數制作較規整,器形較小,胎體薄。青白釉刻花卉紋花口瓶施青白釉,蓖劃紋裝飾,是典型的宋體景德鎮湖田窯器物。“這一類瓷器發現數量少,不排除是船主個人物品或是珍貴的饋贈之物。”張蕊說。

    (編輯:余冰月)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