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43位專家學者齊聚三亞崖州 探討黃道婆文化發展
    來源: 南海網 作者:鄧松 時間:2017-05-08 11:46:21 星期一

    5月6日,由三亞崖州區委、區政府主辦的“黃道婆文化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43位專家學者參會,并圍繞黃道婆文化、精神等話題展開交流。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與會專家。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我國古代棉紡織業重要代表人物黃道婆在崖州師從黎族同胞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并進行技術革新,對中國古代棉紡織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5月6日,由三亞崖州區委、區政府主辦的“黃道婆文化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43位專家學者參會,并圍繞黃道婆文化、精神等話題展開交流。

      “崖州是三亞歷史文化的根,千百年來,從這片土地上走出了眾多文化名人,黃道婆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三亞市政協副主席蔣明清表示,黃道婆客居崖州三十余載,向黎族同胞學習棉紡織技術,并對棉紡織工具和技術進行創新,為中國古代經濟社會做出了杰出貢獻。崖州現存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崖州學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等,彰顯了崖州文化的兼容并蓄,多姿多彩的一面,象征著漢、黎等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發展。

      舉辦“黃道婆文化研討會”,邀請來自省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共同交流黃道婆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深入探討相關學術問題,互相分享黃道婆精神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傳承的經驗,為新時期進一步弘揚黃道婆精神文化建言獻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界研究認為,黃道婆在崖州期間曾向黎族、散居在此的臨高人族群及其他群體學藝,并對棉紡織機進行了改造升級,有力促進了江浙地區棉紡織業的發展。江浙成為我國古代棉紡織業重鎮后,其所產絲綢、棉布等紡織品又通過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內外,對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及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人文交流作出積極貢獻。參會學者認為,黃道婆精神與海南植棉織錦傳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文化資源,在當今“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中,更應深入挖掘、整理、傳承弘揚黃道婆及海南棉紡織業的文化遺產。

      針對開發利用黃道婆文化的開發和利用,湖北學者譚曉靜認為在三亞崖州建立黃道婆紀念園很有比較,但崖州和上海兩地要進行充分的合作,在資源上進行共享,完整呈現出黃道婆的一生以及黃道婆對中國棉紡織業發展的重大貢獻等。

      崖州區委書記林有熾認為,“黃道婆文化研討會”的舉辦,有助于利用黃道婆寓居崖州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崖州區美麗鄉村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旅游業發展。崖州區將借助區位優勢,以“一帶、兩中心、三組團、三連線”為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等主導產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積極開發利用黃道婆的歷史文化資源,籌備建設黃道婆紀念館等一批文化項目,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發展。

    ?

    ?

    相關鏈接:

    開發利用文化資源 三亞將籌備建設黃道婆紀念館等一批項目
    瓊中鴨坡村“產業扶貧+文化扶貧”模式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海南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約8.1萬人 小學、初中文化從業者居多
    漢字教育攸關文化傳承發展

    ?

    (編輯:余冰月)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