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中的宋蘇軾石渠硯內容。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省圖書館古籍部展出的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中的廣船內容。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攝
周雞尊圖。 出自西清古鑑四十卷(清)
外國動物圖之雞。 出自坤輿圖說二卷(清)(比利時)
外國動物圖之惡那西約。 出自坤輿圖說二卷(清)(比利時)
兩手相握,側頭凝視,這是明代舞者的一招一式;拆解細分,圖文詳解,這是宋代建筑的一榫一卯……
4月底,為了迎接第九屆海南書香節,省圖書館(省古籍保護中心)為讀者們奉上了“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圖譜展”,古籍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們帶領志愿者們從1500冊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中精挑細選出26部影印古籍的26組圖片,代表了《四庫全書》的經、史、子、集四部。展覽將至5月18日。
眾所周知,編纂于清朝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它收錄了當時在全國各地征收的流通圖書、清內廷收藏、民間收藏的圖書以及《永樂大典》中輯出的珍本、善本,囊括了從先秦到清乾隆歷代所有的重要典籍,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四庫全書》共收書3500多種,7.9萬多卷,3.6萬多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
還在編纂過程中,乾隆皇帝就為其修建藏書閣,后人則以現代印刷方式保留存于幾個“閣”內的《四庫全書》,令其“化身千百”。2016年,影印文津閣版《四庫全書》入藏省圖書館。
相較于往常的古籍展,此次以“圖譜”為主的展陳內容比起內斂穩重的純文字展示更加生動活潑,讓讀者從全新角度再度感受這部恢弘巨制的魅力。
省圖書館古籍部展出的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中的椰子皮內容。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攝
筑護海岸。 出自熬波圖一卷(元)
古籍配圖活靈活現
人物表情惟妙惟肖,舞蹈動作描繪到位,一幅摘自明代朱載堉所撰的樂律全書四十八卷的舞蹈圖生動地展示了當時的樂舞藝術,讓現代人也能夠領略當時社會的幾分審美趣味。
猶如工筆般精細描繪每一處線條,文物“周雞尊”就繪制在《西清古鑑四十卷》中,這部由清代梁詩正、蔣溥等纂修的古籍收錄在子部、譜録類。據了解,當時在編纂《四庫全書》時,除了負責編纂的文化大家外,還有上千名抄書工,正是這些在《四庫全書》上未留名的抄書工,一筆一畫地將這些圖從收來的古籍上謄抄下來,進而收錄在《四庫全書》中。
這本用來鑒賞文物的古籍,里面除了“周雞尊”,還有“周鼎圖”“周鳥尊”等。欣賞這些古籍中的文物配圖時,倒有幾分今天翻閱彩印鑒賞圖冊的感覺。
“這一次我們從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等幾個方面來為讀者們挑選圖譜,這些古籍中的精美圖譜也更加直觀地展示了古籍魅力。”?省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喬紅霞介紹。
清代《西湖志纂》中的“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雖僅是插圖,卻也頗具藝術性;子部藝術類中的元代《竹譜十卷》既表現了竹子的美,還呈現了竹子不同階段的生長態勢;子部兵家類的宋代《武經總要四十卷》準確描繪了云梯、行炮車、折疊橋等兵器。
清代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所撰的《坤輿圖說二卷》中的獅子、意夜那、惡那西約、雞圖畫栩栩如生,“萌”態十足,吸引了不少兒童讀者駐足臨摹。略有些拗口的“惡那西約”單從圖上判斷,外形與今天的長頸鹿一致。
凱旋饒歌樂得勝鼓圖。 出自欽定皇朝禮器圖式十八卷(清)
檺橋。 出自武經總要四十卷(宋)
以古人視角領略海洋文化
此次展出的圖譜中有好幾幅都與海洋主題緊密相連,這也是省圖書館工作人員有意挑選出來的。收于史部地理類的《籌海圖編十三卷》正是反映了明代時期的海洋防御,書中介紹了當時的軍事防御、衛所制度等。圖上所繪的廣船頗具氣勢,用鐵梨木打造的廣船大且堅挺。這部書籍的撰寫者對于海南人民來說并不陌生,正是與海瑞有過交集的胡宗憲。
除了海上行駛的交通工具,史部政書類中收入的元代陳椿所撰《熬波圖一卷》中的“筑護海岸”“車接海潮”清晰地反映了古代生活在海岸邊的勞動人民是如何與大海相處,抵御自然災害的。
來自子部醫家類的宋代《證類本草三十卷》,其中一幅椰子樹圖邊上標注了“椰子皮”,據了解,這里正是在介紹古代人妙用椰子皮的,在古人看來,椰子皮具有止鼻血、止嘔吐、烏發等多種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些與海洋有關的圖譜,展覽中還有幾張瓊州地圖。史部傳記類所收的清代杜臻編撰的《閩粵巡視經略六卷》中有一幅“粵閩巡視紀略圖”,上面清晰畫出了安南(今越南)廣東交趾界等。圖片下方更是繪出了當時的海南島地圖,臨高縣、澄邁縣、崖州等多個縣府都用小城樓標識標示出來,五指山脈也被畫了出來。
粵閩巡視經略圖。 出自閩粵巡視經略六卷(清)
絡車圖,臥機圖。 出自農書二十二卷(元)
在《四庫全書》中尋海南印記
圖譜展中的多幅圖畫與瓊州密不可分,也讓人不禁感觸,南溟奇甸,孤懸海外,但在這部編纂于京城內的龐大作品中依舊可以尋覓到它的蹤跡。
在文淵閣版《四庫全書》電子版中檢索“瓊州”,可搜索到1122條,這其中既有一筆掠過,也有詳盡記錄。瓊州府人汪浩然所作《琴瑟譜三卷》、從浙江巡撫處采進的《海國聞見錄二卷》……或瓊州人,或瓊州事,《四庫全書》中都可尋到一些。
《四庫全書》編纂者在每部古籍前都會標注出該部古籍從哪里採進。由浙江梁啟淑提供的私人藏本《海表奇觀八卷》則記錄了山東人牛天宿在瓊州任知府時領導編寫了瓊州府志。這部書的作者則是牛天宿嫡孫牛天弼。
作為一方略要,《廣東通志》自不必說,書中從疆域、形勝等多個方面介紹廣東基本情況,涉及瓊州內容方方面面。
在海南古代歷史文化名人方面,《四庫全書》中收入了丘濬的《大學衍義補》、海瑞的《備忘集》,以及葛長庚即白玉蟾的《道德寶章》。白玉蟾在該書中通過別具個人風格的注釋表達了他對道家內涵的理解與感悟。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民在省圖書館古籍部體驗古籍裝幀技藝?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