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南海風云
    鹿回頭里的故事
    來源: 海南新聞 作者:蔡明康 時間:2017-04-10 07:59:49 星期一

      

    1959年11月,國家主席劉少奇在三亞看望守島官兵,查看海防地圖。右一為廣東省委書記陶鑄。 圖片由作者提供

      

    周恩來總理贈徐悲鴻、齊白石兩人合作的《芋葉雙雞圖》給鹿回頭招待所。圖片由作者提供

      

    1960年2月,周恩來總理偕夫人鄧穎超和美國著名記者斯特朗在鹿回頭。圖片由作者提供?  

      周恩來攜贈名畫給椰莊

      1962年2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偕夫人鄧穎超,到崖縣視察政情、民生時,下榻在鹿回頭椰莊招待所,順便也從北京攜贈四幅名人國畫給椰莊,其中有:徐悲鴻、齊白石兩人合作的——徐悲鴻在畫面右角下邊題款曰:悲鴻畫雙雞,戌子暮春;齊白石則在左上角款識:白石畫芋葉的《芋葉雙雞圖》。另有齊白石自題:寄萍堂上老人白石居京華時作的《秋海棠》和《江岸魚鷹》二件畫作,以及華喦(新羅山人,清代)的《梨花小鳥》。周恩來所贈名畫,均在地尾軸邊貼上國家文化局裝裱簽條。閑情逸致,怡然自得的懸掛在迎賓廳里。這些尺幅萬里,價值連城的珍品,集詩、書、畫、印“四絕”合璧,讓朋友們分享周總理一貫關心藝術家的珍貴友誼,和鑒賞中華傳統藝術,足見總理用心之良苦,難得的有心人。

      1992年4月,我受三亞市委宣傳部的委托,主編《三亞收藏名人書畫選》,因此就領著市群藝館攝影家容君明,市文聯辦事員李國權等同到了椰莊招待所,尋拍名人留在鹿回頭的書畫真跡,得到了招待所龍所長的大力支持,才有機緣的見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碩果僅存的藝術仙品。

      《三亞收藏名人書畫選》,除特別收入徐悲鴻、齊白石、華喦的精品外,在國畫部分,還收入劉勃舒、王伯敏、亞明、朱穎人、閻松父等人的佳作;在書法部分,也收入郭沫若、茅盾、艾青、賴少其、史樹青、朱乃正、王學仲、晏濟元、魏宇平、謝澄光等名家的墨寶。這么多幅“春山何似秋山好?紅葉青山鎖白云”的題畫詩,和“如云鵠游天,似群鴻戲海”的論書詩,都被選入了這個集子里。睹物思人,感觸良多,我當時便用《天涯海闊好藏珠》為題目,寫成千字序文,然后把選稿托付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最終印成2500冊,以為償還對周恩來總理的思念。

      王光美的椰樹情

      在鹿回頭招待所4號樓前,有一棵經千刀萬剮而腰身不斷的老椰樹。此樹為原國家主席劉少奇1950年代在椰莊小住時,與夫人王光美一起親手栽種的。

      1992年新春,銀發千絲卻風韻猶存的王光美在原三亞市委書記劉名啟的陪同下,故地重游,并在當年的椰莊鹿回頭招待所4號樓小憩。我當時在三亞市文聯主編《鹿回頭》,有幸隨同王光美同志一起重回椰莊,和她一起經歷了一件值得追憶的往事。

      那是王光美歷經浩劫后再次踏訪海南島,她的出現自然引來一陣不小的轟動。記得王光美下榻賓館之際,面對聞訊趕來的記者的種種發問,王光美卻絕口不談個人得失,她談的是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帶給國人的福祉,語調輕柔但充滿著豪情大義。對那些為她的安危而日夜魂牽夢縈的來訪者她報之以微笑和理解,她寥寥數語卻淺顯言志,態度溫婉如和風細雨,令人心生景仰!

      下午六點多,當一切的熱鬧都過去后,王光美才走出會客廳,來到樓前那棵椰子樹下。知情者皆默默無語,只見她悄悄地走過去,一遍又一遍地撫摩著椰樹身上的累累傷痕,雙手顫抖著捧起一片垂落的椰子葉,緊緊地捂在臉上,潸然淚下……王光美同志在椰樹前久久撫摩、凝望,淚痕未干,她便說要為這株與她一起風雨同舟、大難不死的英雄樹再澆一次生命之泉水。在這棵樹前,王光美詠悲當歌:“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昂首向天,可得永年。”她與椰樹朝夕相處只有短暫的三天,為它澆了3次的水,然后,她給它一個深沉的回眸,就匆匆北上了。

      李宗仁“椰莊”看演出

      1965年7月20日,前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先生從美國飛回祖國的消息,傳遍中國大地。

      1966年1月中旬一天,李宗仁先生和妻子郭德潔女士以及程思遠先生飛往海南,作長驅三千公里的環島旅行。但人還未到三亞,妻子因病不能同行。那天李宗仁先生和程思遠先生,便在海南行政區副主任唐民的陪同下,前來崖縣(今三亞市)參觀,當晚就下榻在椰莊鹿回頭賓館。

      三亞人習慣將鹿回頭賓館叫“椰莊”。為讓李宗仁先生的旅途充滿樂趣,唐民副主任便邀海南文藝輕騎隊來為李宗仁先生助興。筆者當年愛好文藝,因而被指派隨隊做些演務工作。那天下午四點鐘,我和文藝輕騎隊的全體同志提前吃飯。飯后演員們都忙著為晚上的演出緊張地化妝。我和樂隊搬道具,在椰林下配樂器,大家十分認真地進行著演出前的準備。

      李宗仁先生的時間觀念很強,幾十年的軍旅生涯,養成他十分嚴格的生活規律。客居美國新澤西州時,每天早晚都要兩次活動身體,不管旅途多么勞累,從未中斷。這天早晨他從一號房走了出來,在走廊邊做著深呼吸,吐納著南疆椰林深處散發出來的椰香。他雖至古稀,卻儀表堂堂,英武不減當年。

      我們臨時借用大餐廳演出。大家動手挪去桌椅,演出就正式開始。李宗仁先生興致盎然地走上觀眾席,他身穿一身銀灰色的西裝,手中拿著一根黑得閃亮的拐杖,坐得端端正正,聚精會神地觀看每一個文藝節目,并不時給演員們熱情的掌聲,對他們頻頻點頭致意,演出氣氛非常熱烈。謝幕時,李宗仁先生十分親和地和演員們一一握手道謝,并對輕騎隊的吳隊長稱贊說:新中國的青年,生長在毛澤東時代,真是了不起!

      入夜,李宗仁先生入住的一號房間,依然燈火通明,椰莊的夜色更加靜謐。后來我們才得知,李宗仁先生在鹿回頭賓館寫下了他那篇著名的文章:“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報效祖國之年,耿耿此心,天日可表……”在“椰莊”,他曾被文藝輕騎隊的歌舞感動涕零,淚灑天涯,留下佳話一篇,我們應當不要忘記它。

      斯特朗點贊酸梅豆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解放戰爭期間,毛主席“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經斯特朗的文章傳播,在中華大地乃至全世界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因此,斯特朗的名字,對中國人來說,是不陌生的。

      時至1962年2月,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陪斯特朗南來,下榻在鹿回頭椰莊招待所。當年她住一幢?1號樓的房間。

      一號門前,有幾棵奇雄蒼勁的酸梅豆樹,樹上結的豆子,?熟了就掉下來。早晨,一號樓服務員黎多美等人打掃衛生時,隨手撿來就吃。斯特朗見姑娘們嬉逐打鬧搶著剝吃的勁兒,她率真的個性便流露出來,也讓人送她嘗一嘗。她一嘗之下大為贊嘆,直稱酸梅豆為南國佳果。

      事后,縣委領導去看望她時,她便建議商業部門收購酸梅豆,加工供應市場。

      筆者當年在商業部門供職,便領銜帶上一班人馬,到天涯公社一帶農村去收購酸梅豆供市,一時全縣就出現了“酸梅熱”。

      鹿回頭的酸梅豆樹,獨得南國陽光的厚德鐘愛,所以樹上結滿了連連累累的豆子。它性極溫和,主含葡萄糖、果糖、蘋果酸等物質。酸梅豆,有調配胃口,潤腸爽氣,消除心煩意亂之功能。

      崖州人在吃酸梅豆上,可以說“自成一家”,得道成仙。生吃熟吃,?一仍舊貫。在農村,客至,必上酸梅豆煮鮮魚。席上,伸臂挽袖,饕餮恣肆,風卷殘云,誰都不肯馬虎。其樂融融,主賓皆歡。尤其是每年春天一到,當地人就摘回那嫩嫩幼幼的小葉子,和水工魚仔一起清煮,色香味美無一不具備。同時,酸梅豆又是很好的天然佐料。尤其是,當地人在吃的方法上,獨辟蹊徑,他們最喜歡采用三亞產的小米辣椒,和東方四更小種蒜頭,加酸梅豆與少許熟鹽一起舂爛,“合三為一”當調料,以雞肉相蘸,因此吃的境界立刻隨之而更加升華了。

    ?

    ?

    相關鏈接:

    鹿回頭,透著質樸與溫度
    “鹿回頭”處文思涌
    鹿回頭廣場改造計劃年內啟動 打造“城市會客廳”
    鹿回頭、大東海廣場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已完成

    ?

    (編輯:余冰月)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