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尋過路嶺古道的名片
總有人愿意走進它,了解它,講述它。經多方尋找,記者找到了原萬寧市博物館館長顧時光。
顧時光為了收集過路嶺古道的史料,曾多次踏上這條古道。他愿意靜下心來,拾起時光的碎片印記,為我們一一拼湊。“過路嶺古道位于萬寧禮紀鎮和東澳鎮相連的過路嶺上,因此得名為‘過路嶺古道’。其東南面為東澳鎮的將軍坡,坡頭港處南大海,兩側為山林,中間以石塊鋪就小道,西北路口外為貢舉村的平川田野。”顧時光告訴我們。
過路嶺古道現寬約1—3米,長約1100米,從過路嶺最低地段穿過,多以自然石塊鋪成,現保存較完好,它是萬寧至陵水古道中的一段,據當地村民介紹,其祖輩交易貨物時就經由此古道來往,初步推測該古道應當在宋代修建,明清得到進一步完善。東澳坡頭港漁貨物品經這條古道進入舊村貢舉等地,農產品山貨等也經此運往外地,是當時行人挑抬運貨的一條便道。過路嶺古道對認識和探討當時萬寧地區的商貿經濟發展有一定歷史價值,2010年11月,它被萬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1957年之前,古道歸屬陵水管治,1957年之后才劃分到萬寧。古道不可復制,理應被保護。”顧時光笑著說,可能因為自己的名字里有“時光”二字,對流轉的歲月總表現出依依不舍之情,對“孤寂”的過路嶺古道也多了幾分喜愛。
(編輯: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