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wǎng)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shù)與收藏
    江南金器玉器海南“斗靚” 金玉良緣盡道來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尤夢瑜 時間:2017-02-13 15:20:10 星期一

      新石器時代玉琮。

      西漢初的金獸,重達9100克, 是目前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重的金質(zhì)文物。

      清道光白玉雕龍雙耳活環(huán)瓶(左)和清中期白玉籃。

      清乾隆仿古龍鈕白玉爐。

      新石器時代玉璧。

      清嘉慶仿西蕃白玉碗和清嘉慶白玉圓筷。

      清銀鍍金點翠項圈鎖。

      

    清中期壽字碧玉象。

      

    清代的七級金佛塔。

      

    明嵌寶石金鐲。

      

    明鑲玉嵌寶如意云形人物紋金分心。

      

    明嵌寶石金頭面一套。

      掃碼看視頻 視頻拍攝:宋國強 視頻編輯:吳文惠  

      文尤夢瑜?圖宋國強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也總會讓人為之驚嘆。

      金子在這片土地上的悠久歷史無需贅述,從古時帝王將相們的至高推崇到如今普通人也常為自己添置金飾以增加生活中的儀式感,中國人對于金的鐘愛無可替代。

      2017年新春之際,一批來自江南的金器亮相省博物館,與之同抵的還有來自南京博物院的一批玉器。“金玉良緣:璀璨——來自江南的古代金器,溫潤——南京博物院玉器精粹”這一展覽薈萃480余件(套)珍貴文物,再配上“一機難織兩樣錦——云錦和黎錦”展覽,很快就在椰城掀起觀賞熱潮。

      “我們以這兩大精品展覽讓改造后的省博一期展廳重新亮相。”海南省博物館館長陳江介紹,去年12月下旬展廳改造剛剛完成,工作人員就緊鑼密鼓著手策劃新春展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省博物館為公眾帶來了如此驚喜。

      金鑲玉、玉包金,自古以來國人對這兩種材料的迷戀、對器物的審美與制造的工藝就讓它們密不可分,正因如此,在策劃金器展覽時,工作人員決定同時推出玉器展示。

    (編輯:余冰月)

    網(wǎng)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