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古村老街
    昌江大風村:昌化江畔村歌傳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劉笑非 時間:2017-01-27 10:15:10 星期五

    昌化江畔的一次歌會,拉開了村語民歌喜迎新春的序幕。

    俯瞰昌化江下游的自然和田園風光。 記者 李幸璜 攝 

      文記者?劉笑非?通訊員?鐘玉瑩

      臘月的昌化江下游,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大風村的空氣里,飄著些淡淡的蔗糖味道。臨近新春,不少外出的游子都尋著這甜甜的味道回到了家鄉,期待著在最熟悉的地方度過最傳統的佳節。

      游子歸鄉,伴隨著甜味一同被記起的,還有被當地人稱作“哥隆話”的村語。這種通行于昌化江下游兩岸的方言傳唱的民歌,據說在當地已有千年之久。昌化江的歷史、從大陸流傳而來的故事、曾經發生過的戰爭、曾經出現過的英雄,都在外人聽來晦澀難懂的村語曲調中,被口口相傳保留下來。

      唱一首新春祝福

      “月出東邊月彎彎,朝里中榜是姓文。不信你看張彩寶,穿鞋走邊海水來。”暖冬臘月的大風村里,行走阡陌之間,時不時能聽到不知何處哼唱起來的村語民歌。

      “那可是村語名曲哩,名字就叫《月出東邊月彎彎》,只要會唱村語歌,這首一定會。”在大風村出生長大的何永智,也算得上是個民歌通了,最近這段日子,他正在為春節期間將要舉辦的村語民歌會而奔走。

      對于幾乎全部由“哥隆人”聚居的大風村來說,新春佳節唱歌聽曲,是新一年的頭等大事。

      作為2014年成立的昌江縣純美昌江“哥隆歌”協會會長,郭美桃最近也在走家串戶,拉上一起唱歌的“姐妹”,準備為民歌會奉上精彩的節目。

      “年紀大了閑在家里,唯有唱歌是放不下的興趣。”郭美桃說,村語民歌自己唱了幾十年,雖有成型的調子,但歌詞卻常常是自由發揮,在往年的新春歌會上,除了演唱經典的唱詞外,也會將新春的吉祥祝福直接唱進民歌里。

      “男女對唱才有意思哩,不僅考驗著歌師的功力,也考驗他們的臨場應變能力。”何永智笑道,從前男女對唱以情歌為主,隨著村子的發展,對唱的題材也慢慢寬泛起來,既能歌頌新生活,也能用唱詞為聽眾送去佳節的美好祝愿。

      在村頭的大樹下、在江畔的渡口邊,只要“哥隆人”想唱,到處都是舞臺,唱詞里濃濃的節日氣息,也讓不少在春節前回家的當地人也跟著歌聲附和起來。

      何永智說,村里年紀最大的歌師今年已經90歲高齡了,雖然平時行動不大方便,但只要有隆重的民歌會,她也會跟著大家一起,到臺上唱唱歌、賀新春。

      哼一支“哥隆”小調

      “東岸流水過西岸,南山風送北岸云。山中只有千年木,世上難逢百歲人。”剛回村子的郭宗們,在回村的車上就哼起了村語民歌里的名篇《梁山伯與祝英臺》,耳熟能詳的愛情經典經過村語的演繹,也另有一番風味。

      郭宗們的歌聲,是大風村公認的清澈嘹亮,而他經常外出的生活經歷,也讓他的村語歌融合一些儋州調聲以及外地民歌的味道。因此只要他回村,總會被人拉著唱上一段。

      其實,如今傳唱最廣的村語民歌,常常有人認為調子略有些低沉,聽得懂歌詞的能明白其中蘊含的祝福及故事,而聽不懂的人往往難為歌聲的氣氛感染。

      “目前流傳的村語歌曲,其實已經不完整了。”何永智感嘆,許多喜慶的歌曲,或許在最初并不是用單一的調子演唱的。

      一位研究過當地村語民歌話的人曾說,村語民歌應有情歌調、說書調、哭喪調、哭嫁調等多種調聲,情歌調用于情歌對唱,表達愛慕之情;說書調談古論今、講述英雄往事,情歌調婉轉細膩、說書調雅音悠揚,但可惜的是這兩種調聲幾乎已經失傳。

      好在像郭宗們一樣的青年一代歌師,正在僅存的兩種調聲基礎上,融匯了一些外地調聲的精華,在傳承“哥隆歌”的同時,用自己的理解和創作,賦予了千年的“哥隆歌”鮮活的血液。

      “昌化江兩岸的東方和昌江,有55個村莊,約10萬人在說著村語,走進這些村子,只要哼上兩句村語民歌,一定會有人側耳傾聽。”郭美桃笑著說,早些年的時候,每逢佳節,要是在昌化江邊唱起民歌,一定能得到江對岸的附和,唱得歡了,一天一夜都不會停!

      譜一曲美好生活

      在目前流傳的村語民歌里,除去歌頌愛情和男女對唱的情歌,以及紀念先人、講述歷史的懷古歌外,歌頌生活美好及宣傳教育的歌曲最為突出。為了給古老的民歌增添新意,何永智在記錄村民們即興發揮的同時,也會自己創作一些,講講新政策、教化年輕人。

      就在前不久,昌江縣純美昌江“哥隆歌”協會還走村串戶,進行了一次大范圍“巡演”,甚至還被邀請到江對岸的東方連演8場,都受到當地人的熱烈歡迎。

      而這場巡演的主題,是禁毒。“兩岸10萬人說著村語,只有用民歌的方式唱出來,才能起到最好的宣傳作用。”何永智說,貼一張海報、發一本手冊,都不如唱一首歌更能讓當地人留下深刻印象。何永智、郭美桃們的努力,也收獲了認可,在他們的宣傳下,禁毒工作在昌化江兩岸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過春節,還要把我自己寫的歌詞唱一唱。”何永智笑言,自己寫詞自己唱,比起固有的曲目,也另有一番味道。

      把生活融入歌聲里,“哥隆人”把這樣的方式延續了千百年之久,千百個新春佳節都在熟悉的民歌聲中度過,也早已成為“哥隆人”獨特的慶祝方式。

      每逢佳節吉日、每遇紅白喜事,用村語哼唱的“哥隆歌”傳情、懷古、送上祝福、記錄生活,早已成為習慣,一如昌化江的水,平平緩緩,源遠流長。

      村語經典民謠

      大雁翁

      大雁翁哎大雁翁,

      長腳長手掠向東。

      上紅薯園挖薯吃,

      下大海邊挖沙蟲。

      挖給誰?

      挖給公,

      公打一槍翻咕咚。

    ?

    ?

    相關鏈接:

    “迎新春·送春聯”文化扶貧活動走進海南昌江縣大仍村
    網傳昌江烏烈發現“寶石”引村民私挖濫采 政府已制止
    昌江可愛男嬰幾次躲過死神 卻沒錢做康復治療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