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良木刻出島民生活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尤夢瑜 時間:2017-01-19 09:24:50 星期四

      民俗物件讓花梨融入生活

      “叮叮叮……”金屬敲擊著黃花梨制作的木質外罩,發出清脆的響聲,這個看上去像木匣子一樣的東西,中間由線串著金屬,實際上是一個掛在牛或羊脖子上的鈴鐺,因為花梨木材質密、木頭硬,所以在金屬敲擊下發出的聲音也很響亮,人們也就能順著鈴鐺聲尋找到正在吃草的牛。這個民國時期的木質鈴鐺頗有幾分生活趣味。同樣利用黃花梨“響亮”特質制成的還有一個瓊劇樂器——梆子,戲班子里的師傅只要輕輕敲擊就能發出脆亮的聲響來。這幾樣文物都是符集玉多年來收藏所得。

      在這些民俗物件中,還有幾個外形圓滑的枕頭,之所以圓滑是因為它們都是由一塊整木雕刻而來。“其實,樂器梆子還有這些枕頭,都體現了黃花梨的獨木文化,即由整塊木頭進行雕刻制作。”王輝山說,除了枕頭,筆筒等也都是獨木制作。

      除了獨木枕頭,一個可變換高低,便于攜帶的折疊式枕頭也很引人注意,乍一看,還以為是類似九連環的啟智玩具。這樣的設計也頗能體現當時人們的巧思。

      一套神臺“三供”雕刻工整,沒有花哨的雕刻圖案卻有著簡約、大氣的線條。據介紹,這樣的“三供”多是出現在清末至民國年間,瓊北地區的一些富裕人家用來祭祀祖先時插香、插蠟燭。

      無論是做成生產工具抑或是制作成典雅的家具,黃花梨一直都是十分珍貴的木材。“我不認為因為用黃花梨制作犁等工具,就說它在那個年代不珍貴,這只是說明當時的老百姓非常清楚什么樣的木材適合作什么樣的用途。”鄭永利說:“應該說,海南的黃花梨使用在明末清初時達到鼎盛,它的品質非常好,那時候不少材料都運出島去制作家具,明代時用花梨木制作家具就已經能非常精準地計算所需的木料了。比起清代家具的繁復雕飾,明式家具更講究線條。”

      “上世紀80年代時,黃花梨就已是論斤來賣,一斤大概是1毛至3毛錢。”王輝山說。

      珍貴的黃花梨是海南這片土地上的一個物種,卻也以其特質成為自然與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從遠古至現代,它參與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是“下里巴人”的工具也好,是豪華廳堂里的藝術家具也罷,黃花梨一直在書寫著獨有的風韻。

    ?

    ?

    相關鏈接:

    政協委員董光海:打造黃花梨景觀大道 增添城市特色
    文昌男子染毒癮居無定所 盜伐沉香黃花梨被捕
    用酸枝木拼接黃花梨騙錢 樂東一男子終審被判3年8個月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