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瓷器見證絲路榮華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尤夢瑜 時間:2016-11-29 10:24:07 星期二

    清青花圓瓷盤。

    清十九世紀外銷折腰碗。

      文記者?尤夢瑜?實習生?林敏

      資料顯示,十八世紀,一艘商船數十萬件的中國貨品在瑞典本國銷售,其利潤相當于當時瑞典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很多人說,海上絲綢之路也是瓷器之路。

      作為歷史上擁有著先進制瓷工藝的古老國家,中國的瓷器遠近聞名,也成為一代又一代西方收藏家們的心中所愛。青花瓷更是曾經中國出口貨品中的“招牌貨”。

      “外銷瓷反映著中國瓷器在外國受到的追捧。明朝正德年間即明中期可以看作是中國外銷瓷的一個重要節點。”知名陶瓷鑒定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呂成龍說:“在此之前,中國的外銷瓷主要只銷往亞非國家;而在此之后,外銷瓷因為海上交通等多種原因打開了歐美市場。”

      隨著一批又一批精美的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市場,這些極具東方特色的珍貴物品成為了當時貴族們身份的象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國等多個歐洲國家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日益增加,諸如廣州“十三行”這樣的機構也應運而生。貿易往來的主要貨品除了瓷器,還有絲綢、茶葉、藤編制品等。

      “歐洲國家過來一趟很不容易,單程往往就要半年,商船在航行中面臨著海盜、翻船等等威脅,常常就會損失慘重。”呂成龍說,即便如此,豐厚的利潤讓這些歐洲商隊依舊對中國商品趨之若鶩。那么,利潤究竟有多大?瑞典東印度公司曾對中瑞之間的貿易往來有著詳細記錄。資料顯示,一艘商船數十萬件的中國貨品在瑞典本國銷售,其利潤相當于當時瑞典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1752年冬天,滿載著瓷器與其他貨物的荷蘭商船“哥德瑪爾森”號從中國廣州出發駛向荷蘭阿姆斯特丹,在航行了16天后,這艘商船觸礁后葬身深海。1984年,“瘋狂尋寶人”英國人邁克·哈徹通過查閱荷蘭東印度公司大量的檔案、資料,帶著他的打撈船在南海海域追蹤到了“哥德瑪爾森”號,并將其打撈出水的20余萬件青花瓷器等文物帶去阿姆斯特丹進行公開拍賣。陶瓷專家耿寶昌、馮先銘受中國國家文物局委派,前去參加了這次拍賣會。可每一件瓷器高昂的起拍價格讓這兩位專家沒能舉起一次牌。

      這一次的慘痛經歷讓兩位專家一回國就“上書”國家文物局,中國國家水下考古中心也因此而成立。

      “從最早的原始瓷出現開始算起,瓷器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從真正意義上的瓷出現的東漢開始算起,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呂成龍說,“瓷器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在呂成龍看來,一件瓷器不僅僅擁有著器物之美,也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體現著時代的審美。

    ?

    ?

    相關鏈接:

    “江西百年經典商品”出爐 瓷器等十大類商品入選
    北師大獲捐6000件古瓷器被指贗品 校方暫未回應
    危險!瓷器碎片散滿云南高速路 交警及時排險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