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百鈞作品《煦風》
文記者?尤夢瑜?徐晗溪?實習生?林敏
蘇百鈞的畫恬淡、雅致,卻很容易給人的內心帶來震撼。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刻畫了生活景色的一隅。椰林中休湉的孔雀、閑庭信步的母雞,看似簡單、安寧的物象卻從畫幅中直勾勾地向你迎面而來,震激你早已慣常麻木的生活態度。看多了他的畫,很容易會產生依賴,會想守著畫中的一花一草、一鳥一樹,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寧靜歲月。
如海南藝術界的不少人說,“閎約逸致——蘇百鈞工筆畫展”為海南的工筆畫界帶來新的思考與啟迪。
蘇百鈞出身于書香世家,據他介紹,家族宗譜上可尋到一代文豪蘇東坡。他的父親蘇臥農是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從小耳濡目染和多年的知青生涯、求學經歷為他重新審視傳統工筆畫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也為他在工筆花鳥畫上的“成大器”而增磚添瓦,他的作品《鳳凰花木圖》、《和平頌》更是被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不同的廳堂中。
蘇百鈞說,海南是蘇東坡流放之地。作為蘇東坡嶺南分支的一脈,海南于他而言必須要來,而且是要帶著作品來。
其實,蘇百鈞與海南的淵源又何止是這一次畫展。早些年,蘇百鈞就常帶著學生來海南采風創作。純真質樸的自然環境令他沉醉。在蘇百鈞的作品里,風雨下低頭垂擺的芭蕉林、夏日里生長得郁郁蔥蔥的棕櫚葉、形態奇特的野芋頭……這些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一草一木,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原生態是他對海南的自然環境與藝術土壤的稱贊。
2012年書畫頻道舉辦的“書畫進萬家”活動走進海南,這更是加深了蘇百鈞與海南之間的聯系。因緣際會,蘇百鈞成為了昌化江書畫院的榮譽院長,現在也是瓊州書院的藝術顧問。這些年來他不僅推薦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畫家來海南進行創作和展覽,更是在海南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藝術界朋友。蘇百鈞多年來一直關注著海南藝術文化的發展,或者說,作為中國美術最高學府的教授、一位頗有成就的藝術大家,他的視線從未遠離過海南的藝術發展。
“希望海南的文化可以往更加高深與長遠的方向發展。藝術分為正流和支流,要學習和引進正流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們的藝術文化水平。”蘇百鈞說道。
所謂正流,就好比蘇百鈞此次畫展的主題——“閎約逸致”。“閎約逸致”就是在繪畫的過程中意境上要講法度,大格局,藝術技巧上要盡心盡力,不斷提升畫品的品格基調,以苛求完美的態度來觸摸工筆花鳥畫的靈魂。蘇百鈞在創作和教學過程中,看重“法度”。他說,傳統是有法度的,不可逾越。在他看來,畫家就是要在傳承之中創作出新的東西,上承傳統文脈,下啟新意之作,在作品中融入和表現出當代人的感悟和精神。
蘇百鈞的人生與藝術的態度正如中國藝術院研究生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對他的評價:“為學為藝,修身為本。一身于蘇百鈞的守正與超然,透著端正的態度、取向、姿態和作風,透著對生活與藝術、繼承與創新關系的正確認識。遵循正道、正身誠意的修為功夫,造就了蘇百鈞全面的人文修養、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超強的創作能力。這一切激發他的旺盛藝術創造力,也創造出情深、意切、趣足的高致藝術”。
?
?
相關鏈接:
多元混搭?重塑雅致?資生堂專業美發2016秋冬潮流趨勢耀目發布?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