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發展黎族童謠
對于黃婷丹來說,作為“蒂百扣”組合中的一員在外演出,或者帶著“黃家班”成員們上課、演出,這些都算不上是她黎族歌曲事業的重心。說到黃婷丹這兩年的工作重點,也是讓她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她的“黎族童謠”。
從2012年起,黃婷丹就開始在五指山市暢好中心小學自籌經費開辦黎族鄉村音樂民歌培訓班,免費為孩子們教唱黎族童謠。她的童謠班作為課余興趣班,一開始只有10來個學生。黃婷丹不停地創作有趣的課程內容,同時還邀請民間藝人來為孩子們上課,時至今日,這個課余興趣班已經有100多個學生。
“娃娃們是黎族音樂傳承下去的希望,童謠自然就是從兒童抓起。”黃婷丹說。為了創作更多黎族童謠,也為了追溯黎歌源頭,這些年來,黃婷丹與她的“黃家班”跑遍了黎族五大方言區,搜集民間歌謠上萬首。
“黎族歌曲口口相傳、代代傳承,很多民歌發展到今天只剩下只字片語,所以就需要我們把它根據原有音調加以完善。”在黃婷丹看來,教給孩子們的童謠,既要有歌曲的部分,也要有有趣的內容來吸引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黎族童謠《斑鳩歌》就是從一段僅有幾句長的黎歌創作而來。她在創作時融入鄉村元素,例如加入斑鳩的“咕咕”叫聲,再加上現代配樂,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就此而成。《小小歌》《河里的動物》等幾乎每首童謠都是黃婷丹自己先學會再與作曲家趙勇合作,加以創新完成。
這些童謠不僅吸引了黎族兒童學習,在興趣班里還有一些不是黎族、甚至不是海南的小學生。“孩子們快樂地唱著黎族童謠就是我最高興地事了!”2014年至今,黎族民俗專家和主創人員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黎族童謠12首,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黃婷丹組織了多位培訓班的孩子們錄制。這張黎族音樂歷史上首張童謠專輯將于下個月發行。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