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企業難以招到合適的員工,另一方面是求職者面臨空前的就業壓力,這種矛盾的現象正在北上廣等省市區出現。
首先是就業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2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人,比去年增加16萬人,再創新高,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后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人社部相關官員表示,“這個就業壓力是非常大的。”
與此同時,中新網財經頻道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年后,物流、家政、餐飲、建筑等行業薪資水漲船高,然而仍面臨用工荒的問題。有招聘網站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外來務工大省廣東省用工缺口為46%,其中倉儲物流、家政保潔等行業人才缺口最大。
北京薪資增長較多的職位 數據來源:國內某知名招聘網站
“就業難”和“用工荒”并存
年后,不少地區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國內某品牌連鎖金店負責人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年后應聘金店銷售的人不少,但是期望薪資都比較高,優秀的人才也不容易找到。”
河北一品牌火鍋連鎖店負責人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以我們店為例,服務員現在薪資不到三千,相比去年漲幅不大,但也有一二百元,上班9個小時,都是小年輕,要么嫌工資少要么就是不能吃苦,流動性較大,所以要持續招工。”
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3月1日向中新網財經頻道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北京用工缺口達到52%,上海求職者缺口為44%,廣州求職者缺口為28%,成都求職者缺口為7%。
用工荒出現的同時,就業難也存在。據人社部2月29日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是765萬人,比去年增加16萬人,而且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后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這個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人社部相關官員說道。
人社部還指出,除此之外,化解過剩產能造成的職工下崗問題和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用工不足也對就業難產生了壓力。
上海薪資增長較多的職位 數據來源:國內某知名招聘網站
專家:矛盾出現和產業轉型升級慢有關
對于目前國內的就業形勢,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日前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很復雜,所以2016年的就業形勢也是比較復雜的,而且任務非常艱巨。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用工荒”反映出一些產業轉型升級的速度沒有跟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你升級慢,給不了大家那么高的工資,當大家有別的選擇時,自然不會去你那上班。”
另外,“就業難”和“用工荒”的出現或和年輕人就業觀發生改變有關系。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大三學生李睿(化名)今年開始盤算起了就業問題,他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我覺得只要不過分挑剔,找個工作問題不大。但如果感覺不合適,我會選擇繼續深造學業。”“選擇工作時我主要要看學習和能力的培養,薪資是第二個才考慮的因素。”李睿說道。
調查:肯定不跳槽的員工比例僅占5.1%
綜合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大部分緊缺人才集中在物流、家政、建筑等行業,如快遞員,再如上海和廣州薪資增長幅度較大的建筑人才。這些都屬于藍領人才,那白領人才市場如何呢?
智聯招聘向中新網財經頻道提供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春季跳槽季,已經有11.4%的白領開始辦理離職或入職手續;超過一半的白領已經更新了簡歷,開始行動起來;暫時只有想法,還沒有行動的白領占比為29.1%;肯定不會跳槽的比例僅為5.1%。
在北京某企事業單位上班的張小姐年后選擇了跳槽,她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下次就業會結合自己興趣,看重學習潛能,“但不會改變行業。”
談起行業的改變,大學生就業會不會首選藍領職業呢?李睿稱,會考慮的,畢竟現在藍領比白領賺錢也不少,而且做技術工也不錯。“但如果未來轉行的話,會優先考慮互聯網行業。”李睿說道。
在行業的的選擇上,智聯招聘上述調查指出,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白領的事業信心指數遠遠超過了其他行業;能源/礦產/環保行業白領事業信心指數受挫,跳槽意向較大。(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