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頭博物館文物——奶壺
????記者?吳雨倩?文/圖
????近日,海口市博物館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市民。二樓展廳,首先展現在市民眼前的是一輛白色的“勒勒車”。大大的轱轆輪子和粘有內蒙特色的印花吸引了關注的目光。
????由海口市博物館、包頭博物館主辦的“草原古韻,塞外風情”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共展出百余件精品,包括藏傳佛教唐卡、蒙古族古代巖石拓片、歷史及民族文物四大部分。市博物館館長陳鴻輝稱,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間的文物展示,有利于文化交流,資源共享,讓文物富有生命,真正“活起來”。
????新征集文物首次亮相海口
????“此次將包頭博物館內的精品展帶到海口市博物館展出,是我們巡展的第47站。8年來,我們到過云南、新疆、廣東、河北、陜西等13個省區進行文物交流展覽。此次來到海口,更加體現了南北兩地文化交流的資源共享性。”包頭博物館館長譚士俊稱。
????包頭博物館精品展是塞外漠北、中原地區文化交流的歷史寫照,真實地反映了草原各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和非凡的藝術成就,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美輪美奐的文物,為觀眾開啟了一扇通向草原文明的歷史之窗。陳鴻輝說,很多市民通過觀展很感興趣內蒙的文化和歷史,尤其是包頭博物館將前不久剛征集回來的內蒙古象棋、藥包首次展出的文物更是讓市民興趣十足。
????精品展中展現的近現代蒙古象棋與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很不一樣。很生動形象的棋子,但是把象刻成了駱駝,把兵刻成了獵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氣氛和特色。“博物館還在不斷征集新的文物,進行巡展,讓不同地域的市民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
????文化交流讓資源共享
????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式石刻,用以描繪、記錄下當時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譚士俊表示,“此次展出的部分巖畫是春秋、戰國、西夏等時期的作品,包括羊、猴子、牦牛等動物樣子和早期人們耕種的內容。”譚士俊說,如今再優秀的畫家也難以描摹出當時古人巖畫的精髓,遠古時期的巖畫是將真實的生活記錄下來,正如展覽中一幅名為《牦牛》的巖畫,此畫是西夏時期的作品,阿拉善右旗采集,鑿刻制作。牦牛昂首揚尾,表現細致入微,造型生動準確,充滿張力。
????最受海口市民關注的,就是唐卡了。據陳鴻輝介紹,“唐卡”意為繪制在布面上的卷軸畫,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唐卡是藏傳佛教文化傳播教義的重要工具,多用于寺院殿堂張掛和信徒家中供奉。
????此次展出的唐卡,為清代作品,是內蒙古包頭博物館百余幅館藏唐卡中遴選出的精品。依據繪畫內容分為佛像、菩薩、金剛、護法神、高僧與大德、曼陀羅與佛塔六大部分。
????“古代唐卡繪制所用的顏料均為礦物及植物顏料,并在顏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動物膠和牛膽汁。因此,古代唐卡雖然歷經百年,畫面依然色澤鮮艷,光彩照人。”展廳內一位張姓市民向身邊的朋友普及道。
????“包頭博物館館藏精品走進海口市博物館,不單單是向海口市民展示獨特的文物精品,更多的是促進南北文化的交流,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讓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真正‘活’起來,真正富有生命力。”陳鴻輝如是說。
(海口網1月7日)
?
相關鏈接:
走進荷蘭的妓女博物館 被那一幕乍舌了泰國金三角華人建博物館展現昔日毒品貿易蘭博基尼跑車沖進長沙博物館?圍墻沖垮樹被撞斷?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