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授權管轄200萬平方公里海域,自然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產業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國家戰略的推動以及“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的持續深入背景下,深受“三重戰略”驅動的海南海洋發展進入新階段,并逐漸走向新常態?;诤j懡洕嗷ヒ来?、互動發展的密切關系,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是海南發展海洋經濟,推動總體經濟發展,實現海洋強省目標的重要途徑。
海南陸海統籌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陸海統籌發展是海南資源狀況約束條件下的必然選擇。海南省屬島嶼經濟體,土地資源有限,生態系統相對脆弱,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化不斷推進、陸地資源消耗增強的情況下,生態環境壓力逐步增大,這就需要科學規劃海域資源,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其次,陸海統籌發展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明確要求?!秶鴦赵宏P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海南省要通過陸海統籌發展,加快海洋產業升級,加強陸海軟硬件設施建設,提供規范化、標準化、優質化旅游服務,全面提升海南國際旅游島形象和發展水平。
再次,陸海統籌發展是建設海南科學發展示范區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較快,成績顯著,但經濟總量較小,欠發達的省情還沒有根本改變,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按照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目標要求,統籌好陸海資源,制定和實施符合海南省情的海洋發展戰略,有利于實現經濟繁榮發展、生態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祥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新局面,從而發揮積極的示范作用。
最后,陸海統籌發展是維護南海主權的重大戰略選擇。南海是我國重要的安全屏障和出口通道,也是我國未來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處于祖國最南端的海南省應該積極行使國家賦予的對南海島礁及其海域管轄權,做好對陸海資源的服務管理。
陸海統籌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海洋經濟已成為海南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總體上海南陸海統籌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表現在:
經濟總量小、制約了海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海南省海洋生產總值為943億元,僅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56%,與海洋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
產業結構有待優化。2014年,海南省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23.5:19:57.6,產業結構比有所優化,但仍不盡合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海南省的海洋產業結構還處在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
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海岸線經濟密度是衡量單位海岸線下的海洋經濟量,全國每公里海岸線海洋經濟密度為1.7億元,海南為0.465億元,反映出海南省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
海洋科技力量薄弱和海洋投入不足。海洋科技人才短缺、海洋開發投入少成為海南省海洋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直接導致創新能力不足,成果產業化率較低。
島嶼與海域管轄的用海規模需要提升。根據2013年全國海域經營性項目海域申請審批情況看,海南省占全國的比例僅為約0.62%,遠低于全國平均規模。
海洋權益形勢嚴峻及外部壓力大。海南和南海是我國南部的天然安全屏障。海南發展海洋強省,既要考慮本省海洋經濟發展需要,又要考慮我國南海維權和維穩的需要。
陸海統籌推動海南后發趕超
盡管目前仍面臨諸多問題,但在“建設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兩大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海南陸海統籌發展要主動作為,搶抓機遇,實現后發趕超。
統一規劃和協調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前提。在海洋經濟開發實踐中,對陸海地區進行統一規劃,是海南陸海統籌一體化發展的前提和保證。陸海統籌發展涉及面廣,需要統一認識,統一步調,統一協調,要制定整體發展戰略,將近期、中期、長期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一是利用海南“多規合一”試點改革,建立各部門之間協調合作的內部機制。二是要成立海南省海洋與海岸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海南省海洋發展工作,負責制定科學合理的海南海洋發展規劃(南海開發總體規劃),統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海基地”的相關事務。
產業統籌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核心。產業統籌的產業主要包括涉海產業和陸地產業。產業統籌可以把海陸資源的開發、海陸產業的發展有機地聯系起來,實現海陸經濟的統籌發展,促進陸海統籌一體化。一是加快海洋旅游業和海洋漁業等傳統產業的升級步伐,建設西沙群島旅游開發基地,將三沙開發成為我國獨特、神奇的熱帶海洋生態旅游區。二是做大做強臨港工業,以沿海重要港口為依托,以現有開發園區為載體,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促進臨港產業集群化、規模化、園區化。三是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將海洋新興產業作為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主導產業來培育。
科技和人才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保證。一是建議吸引中科院等頂尖的科研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引領海南海洋科技進步,不斷提升海南海洋科技水平。二是加強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學科建設,加快三亞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的籌建,將填補海南在海洋科學工程領域缺乏專業科研機構的空白,促進熱帶海洋大學(籌)與中科院三亞深海所(籌)的合作與發展,建設三亞海洋科技硅谷。三是加強與海洋經濟相關的職業教育,重視人才的在職培訓。
保護生態環境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陸海統籌發展的重要基礎。一是按照將海南省建設成“海洋科學示范區”的戰略思路,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和控制各類污染源;二是加強海岸帶綜合保護,提高海岸帶綜合管理水平;三是建立海洋保護區或海洋公園,保護和修復海洋生態環境。
繁榮海洋文化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源泉。海洋文化建設是海洋強國的“軟實力”和建設的重要內容。首先要加強對決策人員的海洋意識宣傳,將海洋意識融入海南強省戰略和政策;其次要大力宣傳走向海洋的戰略意義;再次要在全省民眾中開展海洋意識培養工程,塑造和提升民眾海洋精神,實現海洋文明。
創新海洋公共服務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推動力。海洋公共服務的快速發展是未來陸海統籌發展中必須要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要大力創新海洋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和供給能力:強化政府海洋公共服務職能,提高政府海洋公共服務效能;加強海上救助能力和力量建設;提高海洋環境觀測預報能力;創新海洋公共服務提供方式,開展“流動的公共服務”——海洋公共服務;以“有管理的市場化”來優化“海洋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可以在堅持海洋公共服務的“公共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海洋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的有限市場化。
推動南海資源開發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增長極。一要加大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支持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及其他大型石化企業勘探南海油氣資源;二要以優惠政策吸引大型海上油田服務公司落戶海南,加快發展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服務業,逐步把海南建成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三要完善漁港體系建設,建設海洋漁業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
積極開展區域海洋合作是海南陸海統籌發展的紐帶。陸海統籌發展需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切實加快海洋合作進程。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背景下,中國倡議建立“中國—東盟海洋伙伴關系”,正在研究推進一批合作項目,期待著東盟國家積極參與。海南應抓住機遇,利用地理優勢,積極開展南海海洋合作,特別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區域合作,發展海洋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推動建立南海生態環保合作,樹立“南海海洋生態共同體”和“南海海洋生態區域”概念以強化區域認同,與南海有關國家積極開展南海海洋合作,發展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努力打造“南海海洋生態共同體”。
海南建省晚,起步遲,實行陸海統籌是實現海南建設海洋強省的原則、方法和途徑,對于推進經濟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海洋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充分利用全國最大的管轄海域,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潛力巨大的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海南可將比較優勢化為競爭力,實現后發趕超。
?
?
?
相關鏈接:
海南國稅局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 一般納稅人完成計劃61.8%?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