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辦學條件改善 海口農村學校初現“回流”潮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6-19 11:22
      把孩子送進城里讀書,曾經是家長追崇的一股熱潮。然而,近兩年來,記者采訪發現,隨著義務教育均衡化建設推進,海口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改善,云龍中心小學、譚田小學等多所農村學校出現學生“回流”潮。

      今天上午,記者在譚田小學看到,這里雖是農村學校,但閱覽室、體育設施等教學設備一應俱全。時值課間,同學們三五成群借閱圖書,坐在閱覽室前的大樹下閱讀。閱覽室內,文學、科技等適合青少年兒童的各類圖書碼放得整整齊齊。

      “剛開始建校時,學校只有一間破舊瓦房,有100多個學生。一兩年后,城里私立學校興辦起來了,又有公共校車來接送,有條件的家長,都覺得城里的教育環境更好,就紛紛往城鎮和市區發展。”譚田小學的林紹婷老師2001年畢業就到了譚田小學,她與愛人一起在這所學校堅守了10余年。林紹婷說,她剛到譚田小學的時候,學校有100多名學生,2005年前后,開始有家長把孩子轉到城里讀書。“當時很擔心,學生太少,學校如果支撐不住,周圍的孩子必須到離此地7公里的三門坡鎮上學,很不方便。”林紹婷說,當時希望把學校堅持下來,于是她和另外5名教師一起,經常去做家訪,想方設法留住生源。

      所幸,海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以來,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包括譚田小學在內的多所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學生開始慢慢回流。林紹婷說,曾經有家長花錢去城區的私立學校上學的,又送孩子返回農村就讀。

      對此,海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符延益表示,目前海口市城鎮回流到鄉下上學的形勢比較好,每個區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以后,都有比較好的學校出現,回流人數不一,數量都在預想范圍內。目前,海口完全小學以上的公辦學校190多所,都是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建設,“力求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相對均衡的、家門口的好學校上學”。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李佳飛] [編輯:馮丹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