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農在萬寧小海里撈蟹
???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小伙子們的“返鄉大計”,在家人面前碰壁了:為了“阻止”孩子們“下鄉”務農,卓齊輝的父母二話不說,把他“安排”到了國外,在南美洲從事貿易工作的卓齊輝只好和印第安人打起了交道。辜迅翔也因為父母的反對,穿上西裝、打上領帶,進入了海口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
但身在異鄉的他們,竟都放不下對家鄉小海日益惡化的環境擔憂。于是,2012年,他們各自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另外3個同樣已經在城市里有了穩定工作的高中同學一起,回到小海邊,承包了60畝池塘自主創業當起了養殖和樂蟹的“農民”。
這一年開始,幾個戴草帽、穿球服、被海風吹得黝黑、成天在池塘里忙活卻又笨手笨腳的后生仔們成為小海養殖區里的一道稀罕風景。
在小海里養魚蝦養了幾十年的農民們都背著他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這一片養殖區,干活的都是四五十歲的農民,從沒見過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卓齊輝說,他們的出現,一度成為這片養殖區的“笑話”。“和樂蟹,那是養的嗎?都不用養!沒見過讀完大學還跑過來當農民的!”見到這群干活笨手笨腳的后生仔,很多農民都將他們當笑話看。
不會捕蟹,他們的雙手被蟹螯夾得傷痕累累;為研究合適的密度,他們往池塘投入過多蟹苗,結果螃蟹舉螯相向,自相殘殺,留下滿池狼藉;為了大面積取樣,他們抽干池塘中的水,滿塘螃蟹都被活活曬死;要感受螃蟹口感,他們一度的伙食全是螃蟹,吃得他們“見蟹變色”……
后生仔再次引起小海老農們注意時,是在2012年底。“阿輝塘里螃蟹快跑出來了,叫我們幫他去抓一下!”來到后生仔們承包的一口池塘邊時,這些老農們驚呆了:池塘里的水因一次誤操作被排空了,滿池塘的大螃蟹們揮舞著鉗子正活力十足地往外爬!“天啊!我水產養殖幾十年,從沒見誰能用一口池子養出這么多螃蟹的!”年近六旬的老養殖戶冠叔嘖嘖驚嘆。
60畝池塘的第一造銷售額達到70萬元!整個小海養殖區都沸騰了,老農們擠滿了后生仔臨時居住的棚屋,向他們討教養蟹的經驗。
“之前海南養殖螃蟹,都是粗放式混養,放任不管。所以對于養殖和樂蟹,我們就是海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辜迅翔信心十足地說。正是這群養蟹外行,從鬧出的“笑話”里找到了成功。經過三年多的籌備,2013年7月,和樂蟹保育中心在當地民政局正式備案成立,在此前的4個月,克萊布(取自螃蟹英文crab的音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