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出池塘曬太陽的和樂蟹
??? 返鄉創客記:世界那么大,你想怎么看?
萬寧和樂蟹保育中心的5個青年小伙用行動作出了回答:返鄉創業,創造屬于自己的世界,拯救記憶中的美味。
創業讓生活充滿無限的可能。
返鄉創業,養殖、種植什么的都有。四大名菜中的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皆是養殖的,唯有和樂蟹一直都是海里自生的,不過,現在也有人成功養殖了。
養殖和樂蟹的是幾個萬寧“吃貨”,5名大學生。為了和樂蟹,他們毅然放棄城市的工作回到萬寧漁村,承包村中大片魚塘,憑著自己的執著多次試驗,最終成功養殖和樂蟹,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水產公司。
唯有美食與家鄉不可辜負
帶著咸味的海風掠過萬寧市小海養殖區幾千畝的池塘,又輕輕扶起成群的白鷺在池塘上空滑翔,又吹過悠然鳧水的海鴨。
卓齊輝就是在這里出生長大。深吸一口海風的咸味,他步履輕快地沿著小海海岸向自己的蟹塘走去?!翱?,一只野生和樂蟹!”他停住腳步,屏住呼吸,指著小海中一抹一掠而過的青影興奮地大叫,“現在雖然也少,但早幾年你就沒這運氣看到了。”
和樂蟹是生長在萬寧小海的一種青蟹,只因鄰近小海的萬寧市和樂鎮人擅長抓蟹,“和樂蟹”才因此而得名。童年時的卓齊輝有這樣的深刻記憶:到了捕蟹季節的晚上,沿著小海的岸灘散步,能聽見“沙沙沙”的聲音,那是螃蟹腳爬過沙灘的聲音,不小心都能踩到一只螃蟹。這個時候,只需要打著手電筒挑,哪只和樂蟹肥就把哪只撿進筐里……
想到這個場面,卓齊輝總是不禁口水長流。讀大學后的他常常把這段記憶在半夜最餓的時候與宿舍同學分享,順帶渲染一番和樂蟹鮮嫩可口的蟹肉、咸蛋黃一般油亮的蟹膏,說得大家個個腮脹,常常發一聲喊,將他按倒在地上,命令他“繳蟹不殺!”
興沖沖的他隨即托家人寄幾只和樂蟹給同學們嘗嘗鮮,結果卻得知正宗的和樂蟹不僅價格高昂,而且產量稀少。
作為本島名菜,卻落得一蟹難求?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的卓齊輝較起了真。此后,他開始對和
樂蟹的產業現狀和生產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和樂蟹產業假蟹泛濫、真蟹少;和樂蟹的產地萬寧小海因環境惡化導致野生和樂蟹產量銳減,而和樂蟹的養殖產量又因農民養殖技術低下而一直上不去。
美味的和樂蟹即將消失?“吃貨”們坐不住了,卓齊輝聯系了同在北京的高中同學辜迅翔,從2009年8月開始,他們先后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東南亞水產技術部門、海南大學海洋學院等機構取得聯系,爭取到他們的技術幫扶指導,保證了生產技術的科研支持。他們還成立了團隊,準備立項籌備萬寧和樂蟹保育中心,在畢業后回家鄉大干一場。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