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黃亞光:我和紅樹林的“戀愛”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許春媚 梁崇平 時間:2014-12-18 09:49:06 星期四
      

      黃亞光坐在紅樹林景區游船上? 張茂 攝  

     

    ??? 天水相依,云樹交融。陽光下的海口市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游船碼頭,一老一少在船上吆喝:“出海‘打魚’去嘍!”小船輕快地駛向入海口。黃亞光應喝著駕船悠然結伴而去。

      “以前村民打魚是謀生,現在打魚是休閑;以前旅游是副業,現在旅游是主業。”黃亞光黝黑的臉上寫著滿足和愜意。

      說到與紅樹林之間的關系,他覺得“那就像年輕人談戀愛,你愛他,他才會愛你”。黃亞光與長寧頭村村民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是其中最樸素的印證。

      52歲的黃亞光是漁民的兒子,打小練就一身打魚的好本領。1980年,渾身是寶的紅樹林“升格”了——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長寧頭村幾乎整村被涵蓋在了自然保護區內。紅樹林獨特風光和豐美海鮮引來不少游客。

      很多食客愛吃散養在紅樹林里的本地鴨。2001年,頭腦靈活的黃亞光決定在紅樹林里養鴨。開始只是試養三五只,后來訂單越來越多。很快,黃亞光從鴨倌一躍成為當地最大的養鴨戶,年收入最高時達10萬元。

      隨著養殖業和餐飲業在東寨港上游和周邊城鎮興起,鴨塘、蝦池、豬場……紅樹林保護區內受到的污染逐年加重。近年來,省里和海口市密集出招整治,強令搬遷養豬場,禁止當地農民在保護區內挖塘養殖。

      一邊是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紅樹林,一邊是紅紅火火的事業,怎么辦?

      打魚的,喂鴨的,養蝦的……村民們舍不得放下手上的“金”飯碗。市里的工作組一次又一次到村里說法律、講道理,但久攻不下。

      黃亞光是鎮上第一個養咸水鴨的,也是第一個撤出紅樹林的。做為村民小組組長,他決定以身作則,并勸說其他養殖戶一起轉行。

      村民們不同意,圍住他:“幾十年都干這一行,不讓打魚養鴨,你讓村里人以后吃啥?喝西北風?”

      “轉行誰不心痛?但我們今天把這片林子吃光了喝光了,我們的子孫后代怎么辦!”黃亞光態度堅決。

      保護區不能養鴨,核心范圍內更不能打魚,靠什么維持生計?黃亞光帶著村民們找出路。2013年底,長寧頭村注冊成立了海口演豐長寧頭農家樂專業經濟合作社,全村人都加入了合作社。曾開發過江西婺源旅游景區的某大型旅游企業被政府引入,與合作社簽下了旅游開發大單。

      企業在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外完善設施、開發旅游。按協議,企業每年給合作社100萬元分紅,每3年上浮15萬元,同時合作社擁有景區內150平方米鋪面經營權。這意味著,今后長寧頭村每戶農民每年都有固定的分紅可以領了。

      撤出紅樹林的黃亞光,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到演豐鎮墟上開了一家“五爹土菜館”。隨著紅樹林旅游的紅火,土菜館的生意越來越熱鬧。

      蝦塘消失了,核心區內不再“人鳥爭食”,紅樹林恢復了原來的寧靜。

      “今年村里很多人蓋了新房,我家也新蓋了三層小樓房,將來游客更多了,我們就辦成‘農家樂’。”黃亞光樂在其中。

    ?

    相關鏈接:

    村民黃亞光:贊成紅樹林收費 建議加強紅樹林人文打造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紅樹林成本監審結論:游船68元/人 棧道51元/人
    海口紅樹林景區票價聽證會舉行 各方代表闡述觀點

    ?

    (編輯:蔡志飛)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