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自古尚修譜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 時間:2014-10-24 11:24:32 星期五

    ?

    ?

     ??? 一卷卷蟲蛀泛黃的線裝古冊,一部部重修新印的當代書本,這些在海南民間從未停止修訂的“家譜”或“族譜”,記載的不僅是一個個姓氏的繁衍信息,縱向地尋根溯源,還可知道海南島民的來源,橫向地聯合查考,還能看到各個宗族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緣關系。

      近20年來,海南族譜研究成果不斷,從王俞春的《歷代過瓊公傳》到陳虹的《海南家譜提要》,不一而足。最近,周偉民、唐玲玲教授的《海南家譜研究與移民實錄》也即將付梓。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私密性文獻,它們從孕育之初到誕生之始,所有內容都只是在小范圍內使用和交流,輕易不會示人。如果有人愿意將他的族譜給你閱讀,說明對你非常信任。

      海南民間自古就有修纂族譜的風氣,這些譜牒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獻資料,不但事關本族本姓的發展脈絡,也記錄下了豐富了本土歷史和鄉土文化信息。

      唐末就開始修譜

      “唐永貞元年,歲在乙酉季春,余出閩莆而居瓊島,豈里居不為之?忽變哉!況去國離鄉之日,故都難恝,滿目蕭然。又回想客歲之程途,履巉巖,披蒙葺,山高月小,水落石現,娛耳目,悅心志,曾日月之幾何?而前事不可復識矣!越明年丙戌,感春露而凄愴,不禁怦然而欲動,思原籍之景況,能不欷歔而生悲?”海南民間家譜的編修始于唐朝后期,這是目前能看到最早的、由吳氏遷瓊始祖吳賢秀于806年所撰的《立籍譜序》。

      據海南大學鄧玲博士介紹,宋元時期家譜的編修有了進一步發展,但仍如星星之火,僅有少數家族,如陳氏、邢氏、丘氏、臨高李氏等開始編修家譜,規模較小,以支譜為多,且多毀于元季兵燹。

      海南家譜編修興盛于明朝,世家大族至此時多已修譜,有個別家族如莫氏,開始編修闔族譜。

      清朝家譜的編修日益普及,達到高峰時期,清朝后期不少家譜開始編修闔族譜,實現本家族的大聯合。

      民國時期各家族續修不輟,且出現南洋華僑捐資修譜及同姓聯修等情況。

      《張氏族譜》:常態化、真實化

      2014年初,張有文公世系的《張氏族譜》,22卷,豎排,藍色硬皮包裝。這是自明代宣德七年(1433年)首次修譜至今,張有文的后代第15次修譜,平均30余年一次,是迄今為止海南修譜最為常態化的一個家族。而由張岳崧主持的第10次修譜,被族人認為是質量最高的。

      嘉慶十八年(1813年),張岳崧在家為去世的父親張基偉“守制”,應族人之請,主持續修族譜。張岳崧主要厘清譜頭和家史源流,具體的事情交給其他族人負責。他制定的《譜例廿則》和《家訓十則》對后世續修族譜和為人處世影響巨大,特別是在家族源流的原則上,對無法考證的世系,他主張尊重事實,而不是牽強附會。

      張有文是張岳崧十九世遷瓊始祖,南宋開禧年間(1205-1207)來瓊,任瓊山知縣。張有文之前,只能追溯到其祖父張永仁,但在以往的修譜過程中,有人將張九齡和張養浩等錢袋歷史名人當作本族祖先,以訛傳訛,貽誤子孫后代。因此,張岳崧主持修譜時,“詳加考訂,疑者闕之,略者補之,冗者汰之”,進行全面考證和整理,再次強調張氏族譜“始于閩而斷”,沒有確鑿的證據,把名人當成自己的祖先是不應該的。

      海南家譜:私藏勝于公藏

      鄧玲博士對海南家譜收藏現狀做過調查研究,她本人也收集了一些譜牒資料,主要是儋州地區客家人的家譜。據她介紹,海南省檔案館主要收藏了清末和民國時期的14種海南家譜,??谑袡n案館收藏的民國時期編修的《唐氏族譜》,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暗傮w來說,海南省內外數十家公藏機構(包括公共圖書館、檔案館、高校圖書館)共收藏120種家譜,而海南大學3名私人收藏的家譜超過180種之多。如果把海南家譜的收藏作一個量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海南家譜收藏的重鎮并不在公藏機構,而是在私人藏家手里。這也許是海南家譜的收藏狀況迥異于山西、上海、浙江、湖南等諸多家譜大省的一個非常鮮明的特征。”

      據了解,周偉民、唐玲玲20年間收藏的家譜約有170多種,將近1000卷(冊);而王俞春個人30年來搜集、整理的族譜也有100多種,約300卷(冊)。

      高校方面,族譜資料主要集中在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和海南大學圖書館。

      海南大學圖書館對家譜的收集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是持譜人以捐贈的方式送給圖書館收藏;二是該館深入民間進行地方文獻的收集,向持譜人出資購買或復印,收藏數量不大,包括12個姓氏的17種家譜,都是1949年以后出的新譜,不屬于珍貴的版本之列。

      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從2002年開始搜集族譜工作,主要也是通過宣傳、征集、購買、捐贈和復制等方式獲取,盡管起步比海南大學稍晚,但后來居上。海師圖書館王芹老師告訴記者,海師圖書館館藏家譜涉及41個姓氏,共有家譜69種、651冊。

      雖然目前海南還沒有專門的研究家譜的機構,但個人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歇,除了周偉民、唐玲玲和王俞春不斷有相關論著問世之外,周、唐的學生兼助手陳虹也在2008年選編出版了《海南家譜提要》,海大鄧玲的博士論文就以海南家譜作為研究對象,海師王芹近年來也與同事發表族譜研究論文多篇。

      海南家譜充滿“個性”

      海南族譜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名望”家譜比較多。

      “名望”指名譽和聲望。鄧玲說,海南名望家譜是指在海南當地具有較高名譽和聲望的家譜,主要包括較早遷瓊的家譜、望族家譜及名人家譜三個方面。

      海南較早可考的家譜是吳、符、林、韋等姓,即開瓊州“文運之先”的《吳氏族譜》、記載興修水利的《韋氏族譜》、海南特有大姓之《符氏族譜》、人才眾多的《林氏族譜》。

      望族家譜方面,包括“天下無雙唐氏,瓊南第一攀丹”的《唐氏族譜》、人丁最繁的《陳氏族譜》、名序薈萃的《馮氏族譜》、紫貝望族的《邢氏族譜》等。

      名人家譜則主要包括“著絕”之《丘氏族譜》(丘濬家譜)、“忠絕”之《海氏答兒公族譜》(海瑞家譜)、“書絕”之《張氏族譜》(張岳崧家譜)、“詩絕”之《王氏族譜》(王佐家譜)等。

      在海南家譜的編修歷史上,張岳崧與邢宥同為進士,都是既積極地編修本族家譜,同時,又進行理論的反思,寫譜序,寫家訓等,從而對后世產生重要的影響,這一點恐怕是海南其他學者所不可及的。

      同大陸其他省份的家譜相比,海南家譜的種類、基本格式、修纂與管理方面,共性居多;在編修方面,一樣具有連續性,而且這種連續性在現時代比大陸某些省份保持的更好;在修譜的筆法方面,同樣是隱惡揚善。但在具體內容方面,海南家譜具有自身的地域特征。

      一是重視追溯遷瓊始祖。海南的漢族家譜,都非常重視遷瓊始祖的追溯。對于遷瓊始祖的記載,在譜序、行略等欄目中都比較詳盡。如陳、王、李、吳、符、林、黃、張、周這些海南大姓,無一不重其遷瓊始祖的追溯。

      二是譜風樸實。譜序實在,不造假,這是反映海南家譜修譜之風樸實的一個方面。不妄祖,不誣祖,這是海南家譜譜風樸實的另一個方面。歷史上,丘濬、張岳崧、雲茂琦等海南歷史文化名人也一貫提倡要寫實,不虛妄。

      三是記載海外移民。記載海外移民,是海南家譜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這一點,已有學者做過較為深入的研究。周偉民在《譜牒:研究海外移民不要替換的實證性文獻》一文中,征引了大量的海南家譜中所記載的海外移民史料。

      四是多民族家譜并存。從目前資料的收集情況來看,除了海南的苗族尚未發現家譜外,目前所見的漢族家譜只是一部分,相信還有很多的家譜散落在民間,等待收集和整理;回族家譜除了失而復得的《海南崖縣三亞港蒲氏簡譜》外,聚居在儋州峨蔓地區的被漢化的回族人也進行了《海南蒲氏族譜》的編修;至于黎族,雖則詠譜(口頭傳唱的家譜)《沃茂》的長篇還在進行整理,但其簡本早已呈現。

      海南族譜之最

      01 最早遷瓊的姓氏——王姓。

      02 最早修纂家譜的姓氏——吳、林二姓,他們的唐代遷瓊始祖吳賢秀、林裕落籍后即著手修譜。

      03 遷瓊始祖最多的姓氏——陳姓,目前已發現184位。

      04 歷代考中進士最多的姓氏——王姓,共有11名之多,其中清代的王映斗和王器成為父子。

      05 只有一位遷瓊始祖但后代人口眾多的姓氏——雲、韓、唐、鄭。

      06 只有一位遷瓊始祖而后裔人丁較少的姓氏——海、辜、呂、裴、龐、錢、石、連、阮、祝、歐、華、湯、傅、汪、凌、史、童、戴、殷、陶、嚴、熊等。

      07在全國范圍都罕見的姓氏——禤(音“宣”)、英、竺、簡、駱、玉、卞、祁、俞、梅、覃、岑、全、官、金。

    (編輯:蔡志飛)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