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中國保護熱帶雨林的窗口。”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和作家由衷地這樣贊嘆。光明日報《博覽群書》作家采風團在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采風,考察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區、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和三亞宋城旅游區后,11日結束行程。
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和作家倡議:在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設立永久性的世界雨林文化論壇,長期關注熱帶雨林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呼吁保護熱帶雨林。建議海南發表宣言向世界承諾保護熱帶雨林。建議在呀諾達景區建熱帶雨林博物館,展示世界雨林的現狀,作為雨林文化的基地,廣泛開展雨林文化課題研究。
據悉,光明日報《博覽群書》決定在呀諾達景區組建雨林文化沙龍和書友會。
保護開發模式值得推廣
五月的呀諾達景區如夢如幻,令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和作家驚嘆:“這是人間天堂。”他們大都是第一次來到熱帶雨林,游覽雨林谷和夢幻谷時,生態棧道、飛瀑索道、流泉疊瀑、清新空氣,帶來獨特的感受。絞殺現象、空中花籃、老莖生花、藤本攀附、高板根、根包石等六大熱帶雨林奇觀,更是使人震撼。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杜少中對記者說:“更讓我震驚的是投資方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細節。18公里的棧道懸空而建,遇到樹木就在棧道挖洞,每個導游都佩帶一個小藤簍,就是為了撿垃圾。真心希望這種保護開發模式經久不衰,在全國推廣。”
“旅游區整體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周邊是123平方公里的生態恢復保護區。至今我們的開發用地僅100多畝。”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濤介紹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舉措,展示了景區的規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代表處文化遺產保護官員杜曉帆,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旅行”,他一直在全世界尋找旅游開發與遺產保護結合得好的案例。他告訴記者:“我在呀諾達景區找到了這樣的案例,把旅游與人的關系處理得如此好,把自然環境完美地保護下來,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借鑒作用。”
雨林保護文學主題亟待重視
光明日報《博覽群書》雜志編輯部主任、原中華讀書報總編輯莊建對記者說:“大自然給了作家靈感和思想火花,但‘世界雨林的保護與文學表達’的文學主題,目前對我國文學界來說還是很薄弱的。呀諾達發展這么快,擁有獨特的雨林文化,生態環境保護得這么好,給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她查閱了我國雨林文學表達主題的文學作品,發現不多。她表示要把世界上好的作品翻譯出版,以這次采風活動為起點,多創作、出版優秀的雨林保護文學作品。
原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詹福瑞與記者探討幸福時說:“人究竟怎樣才幸福?破壞環境就是破壞自己的心靈。呀諾達對生態保護得好,我在這里感受到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平等關系。在美好的環境里生活才是幸福的。雨林文學的表達,更要著重于人的心靈保護的表達。”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明確表示:“文學出版要為保護環境做一些事。愿意組織作家多創作熱帶雨林保護的好作品,愿意多出版熱帶雨林保護方面的好書,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呀諾達是雨林文化創作基地
北京師范大學的青年畫家黎加多說:“呀諾達景區對我來說,是非常豐富的寫生資源。”他希望景區成為雨林文化創作基地,建立書畫藝術研究中心,吸引全國各地的青年畫家過來采風、寫生。
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和作家與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初步達成合作協議:精選保護熱帶雨林的國內外優秀書籍,在呀諾達景區開書吧。組織國內優秀青年畫家到這里寫生,創建青年畫家畫廊等。
海南嘉賓、海峽兩岸(海南)文化交流聯合會會長張松林,很贊賞這種喚醒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的采風活動。他認為,文學以詩歌、小說等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充分宣傳海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發展旅游模式,影響力大。
海南省文聯副主席孔見表示,愿和北京的專家、學者和作家一起,聯合起來做海南雨林保護文學創作的事情。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