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于涵在今天的清華大學校園開放日上透露,每年圓夢清華的新生中,超過六成通過高考選拔,他們大都是各省(區市)最優秀的文理科考生,另外不到四成的新生通過其他9種途徑進入清華。
于涵介紹,這9種入學途徑分別為自主選拔、保送生、藝術類、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國防/定向、飛行學員班和港澳臺僑。他們仍然要參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試,不過享受不同的降分政策或其他政策。于涵強調,這10種入學途徑的設計是在保證公平選材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因材施招,寓教于招”。
對于各方議論頗多的重點高校屬地招生比例過高的問題,于涵表示,清華去年在京招生比例為10.8%,在重點高校中屬地招生比例最低,今年預計與去年持平。他表示,清華將進一步優化生源結構,使屬地招生比例趨于合理。
清華今年預計會大幅提升對貧困地區的招生。于涵說,去年清華對貧困地區招生數是60人,今年估計要翻兩番。
以此計算,今年清華對貧困地區招生人數可能達到240人。這是存量調整還是增量調整?于涵解釋,清華多年的本科培養超級穩定,今年計劃招生3372人,總體人數與去年持平。這是存量調整:一是減少保送人數;二是調整貧困專項所在省份的高考招生計劃。
去年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公開稱,不承認四川二級運動員的20分高考加分。于涵表示,今年清華對各省份的政策性加分仍然是原則性承認。他特別強調,承認公布的合規的加分。
?
?
?
相關鏈接:
北大清華等今年在京不減招 人大自主招生未定?